英语补习老师 识讲中文更赚钱
虽然斐老师平时能以流利的国、粤语与华裔家长沟通,但每逢上堂斐老师就自动「转channel」,以他的母语——英语来教学。
补习社各种家私都是从二手家私店购入,为创业成本悭回不少成本。
补习是一门十分普遍的生意,小至中学或大学生替学弟学妹温习赚零用,大规模至「乜Sir」补习天王的百人学习班,这一行业似乎永不会被淘汰。
对于补习英语这一科,首要条件当然是补习老师必须具备完美发音、通晓文法、能清晰教路,塬来懂得讲中文的西人导师更有优势,可针对华裔新移民家长的需求。
无心插柳学中文
只凭外表,初见拥有百分百西人血统的Phillip Potts,很自然第一句开口说的话会是英文,但不少华人竟与他说广东话或国语,皆因Phillip是一位精通中文(广东话及国语)的英语补习老师,他还有一个中文称唿──斐老师,是列治文博学教室(Potts Education Studio)的导师兼老闆。斐老师说:「无可否认,懂得中文可直接与华裔新移民家长沟通,也明白华裔学生母语的语法与学习英文的关係,而上课时间我就当然使用自己的母语——英语来教学,这个特点吸引了很多学生来报读。」
今年叁十六岁的斐老师,成长于安省,毕业于渥汰华Carleton University的语言系,九七年决定移居到温哥华发展。斐老师说:「当年的温哥华很多移民到这里定居,经济也比其他省发达,移居温哥华相信有很多机会发展。」当年的斐老师有意在温哥华闯一番事业,同时也在西门菲沙大学(SFU)修读教育和国语课程。
别以为斐老师的流利中文,就是从大学的课程里浸淫而来,其实学习语言不能只靠课程,练习才是最重要。斐老师说:「在大学里就算修读的语言达到几高程度,但没有机会运用也是白费的,我塬本在渥汰华是修读日文的,但来到温哥华反而学了中文,还有助补习社的生意,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斐老师学广东话比国语还早,当初是为了与寄住家庭的主人家沟通,他说:「起初,我寄住于来自香港朋友的家庭里,但朋友的父母只能说广东话,我只好从朋友中学习广东话来与两老沟通。」斐老师表示,学习语言不但是学字词和文法,还要学习那种语言的文化,所以在学习广东话期间,他也听了不少陈奕迅、陈慧琳、王菲等香港歌星作品。
自我增值 收入升
十五年前,斐老师来温哥华发展,他一边读书,一边亦开始了上门补习生意。
他说:「起初由零开始,我先在列治文地区逐家逐户派宣传单张,我早已锁定列治文为市场,因为列治文是华裔聚居的地区,英语补习有一定的市场需要。」
当年的斐老师初出茅庐,凭宣传单张招揽一、两个学生,但后来学生和家长圈子中口碑相传,他的学生数目渐渐增多,直至现在学生数目增至每星期约一百个,这就是他十五年来的成绩。
但斐老师说﹕「其实起初的两年补习,未算成功,因为我未能针对华裔市场的需要。华裔家长们是目标为本,要有较多清晰的指示达到某个目标,但当年的我则着重过程,用方法教学给予学生空间去发挥。其实两种学习方法都各有好处,现在我已懂得视乎学生的情况来调节教学方法。」
作为一个补习老师,你认为提高学生的分数还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这可以减肥方式作比喻,在短时间内以密集式方法减肥,可能很快见到显着的效果,但与此同时身体可能并未适应,其后会有很多健康的问题发生;但如果由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循序渐进,你未必立即见到减肥的成效,不过等长一点时间,成绩就会显见,而且还能保持健康。所以提升学习能力才是长久的学习之道,那时更可『一石二鸟』,能力与分数同时被提高,但要达到这个目标,是需要时间。」
十五年来,斐老师累积相当的教学经验,而收费也同时提升。初入行的他,一对一补习每小时收费十元,现在则增至每小时五十元。斐老师解释﹕「初入行的我,没有经验、没有教学知识,也只懂说一、两句中文,收费当然偏低;但现在的我在各方面已自我增值,所以有条件去高收费。其实收费平与贵,不是视乎表面上的价钱,而是视乎自己实际学到的东西多与少。」
深圳失败经验 令再闯市场却步
一向以来,补习市场其门如市,由上门补习到连锁式补习中心都有,简直多不胜数,面对这个庞大的市场,但斐老师未曾想过竞争的问题。他说﹕「一向以来,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从来都没担心竞争的问题,就算有时候遇见同行,我们都是友善相待的。」
斐老师不惧本地竞争,但他在深圳开补习社的经验曾令他再闯市场却步。他说﹕「上门补习做得不错,也累积了有一定数目的学生,所以二零零零年我在列治文开了首间补习社,当时也做得不错。零三年,有学生邀请我到深圳开办补习社,心想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我便毅然结束列治文补习社的生意,而到深圳一闯。」
斐老师雄心壮志到深圳闯,但实际的管理方式与加拿大有差异,令他一度面对很大挑战。斐老师举例﹕「最主要是管理人事的问题,那里的工作文化与这里不同,例如我不在补习社办公,会期望职员接听找我的电话时,会为记下查询者的资料或留言,但他们没有做到;而聘请外国教师来深圳任教也是另一个问题,他们很多只抱着游玩的心态来任职,未能做到一个合资格的补习老师。」
斐老师在深圳经营补习社两年,最后还是回流温哥华重投本地补习生意。他说﹕「回流后,我又重返当初的上门补习,可能因为深圳的经验,令我无信心再闯市场开补习社,曾经一度却步。」虽然如此,但斐老师回流后,上门补习的学生数目也是十分多,每个星期到处去补习,忙到喘不气来,直到一位家长提醒,他再次决定重返补习社生意。
斐老师说﹕「那位家长提醒,长此下去不是办法,是时候要转变了,所以四年前,我捲土重来,在大温列治文再开补习社!」
移民学生vs本地学生
很多家长认为英语为第二语言(ESL)的移民学生最大的学习挑战是英语,因为英语问题拉低其他科目的成绩,而本地出生的华裔学生(俗称CBC)早已在英语环境下成长,英语科的成绩一定无问题。
对此说法,斐老师有以下的意见﹕「其实两类学生也有不同的问题,先说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移民学生,他们最常见的问题是不懂应用练习,以为背熟几千个生字,就等于已学习过,但学习不是死背资料,要明白什么时候应用和重复练习,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此外,他们也很依赖现时的互联网、电子辞典等科技去协助学习,期望这些科技工具为他们思考,其实这些不是学习工具,只是参考工具而已,只可迅速传递资料,在某些情况很实用,但绝对不是有助于学习语言的学生。要成功学习语言,应该保持积极,主动练习听、讲、写、读。
「至于本地出生的CBC,很多学生虽然在本地出世,但他们在中文的环境下成长,所以英语仍夹杂很多问题,未算是百分之百的英语为母语学生,例如最常见的问题是不懂运用prepositions(介词),他们常以『What grade are you?』来代替正确的说法『What grade are you in?』(你读什么年级?),他们所犯的文法问题甚至比ESL的学生更多。」
请勿叫「鬼佬」!
在香港人的圈子里,很多时会以「鬼佬」来形容西人,但其实这个词语是充满种族歧视性,切勿乱说,斐老师也曾经歷过不少次以「鬼佬」被称唿。他说﹕「很多香港人以为我不懂得广东话,所以就当着我面说『鬼佬』。最记得有一次,我在香港乘坐港铁,我侧边有一个空位,刚巧有一对母女进来,女儿叫妈妈坐下,但那妈妈说﹕『我不坐『鬼佬』隔离!』
我听到后立即让位给她俩,然后以广东话说﹕『妳们坐吧!』。『鬼佬』这个名词本身是带有歧视,但很多香港人不知道,所以衝口而出,其实我早已见怪不怪。现在,我会视乎对方说这个词语时的语调,和当时的情况来判断是否被歧视。」
创业档案
创业成本(2008年):
舖租、教材、家私、杂费等
约六千元
成本收回期﹕
约一至两个月
创业自我检讨
优点﹕
*精通多国语言,有助教学
*勤奋工作
*积极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联繫
改善之处﹕
*考虑招聘行政和导师员工
*正摸索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备课
*研究一个更有效的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
展望﹕
扩充现时的生意或重回中国再发展补习社
文、图:梁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