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种族歧视非单向:华裔移民比较诚恳接受主流批

种族歧视还是反转种族歧视 ( Discrimination is not one-way street )

加拿大有种族歧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连主流社会的很多民众以至于他们的文人学者,研究机构和民意代表也承认它的存在。

可是也有人认为,“反转种族歧视”,即少数族裔歧视主流社会族裔的现象也时有所见。这一点,作为有色族裔的我们,恐怕也得承认它也确实是客观存在,或至少笔者认为如此。只是这种反转歧视现象见诸报纸杂志,特别是本地英文报纸的则绝不多见。

所谓少数族裔对主流社会的“反转歧视”,主要的是指某些少数族裔在生活习俗和民族传统上对主流社会的冷讽热嘲以至于口头文字上的强烈反对。因为少数族裔,特别是有色族裔,在加拿大的“国家机器”和政治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统治者”,因此,所谓的反转种族歧视,就只可能是感情上的,而不可能是政治上的或国家政策上的。

笔者所指的“反转种族歧视”是指本市英文星报(Toronto Star)在去年十二月八日所写的一篇名为《移民应该杯葛加提奴市》(Immigrant Should Boycott Gatineau)的文章所显示的内容。

文章的专栏作家名叫哈鲁•塞地基(Haroon Siddiqui)。从星报上所刊载的该专栏作家的照相,他的名字,以及他经常在文章内容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笔者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印巴裔和可能有穆斯林背景的加拿大人。换句话说,他是一位有色族裔英文报纸的专栏作家。

文章是指责地处与渥太华仅一水之隔的魁北克小镇-加天奴(Gatineau)。最近,该镇公布的16项行为守则的移民社会价值观的“声明书”(Statement of Value),其中包括对某些族裔移民在烹调煮食时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或“臭味”的反感。还有埋怨移民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用餐时应该注意不要把餐具刀叉在空中舞动等仪态,“荣誉谋杀”不为当地的社会所接受和反感的其他言行。

这份“声明书”显然是对有色移民和来自中东的移民而发,这种“声明书”当然不会被所指责的那些有色移民所接受,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人性的自然反应。

但是,声明书中所罗列的一些移民在公共场所的某些不当行为,诸如大声喧哗,高谈阔论,确实有不够文明的嫌疑。比如我们华裔移民就有这种不很自觉的行为瑕疵,某些移民更有造假作弊的劣根性,还有是不太讲究公共卫生的某些生活习惯等等。

不过据笔者所见,我们华裔移民对来自主流社会的这些批评,一般都有比较诚恳和自我批评的态度。可是上述“声明书”中所提到的在烹饪和煮食中散发出令人不快的气味或“臭味”(Smelly Odors)的族裔,非常可能就是指印巴裔移民烹调食物时散发出来的强烈咖喱气味。

魁北克法裔加拿大人对移民从来也没有积极的心态,特别是对讲英语的移民,更有歧视和抵制的态度。不过,以事论事,对很多人而言,不论是主流社会的还是非印巴裔移民,对他们来说,经常嗅到这种来自隔壁邻居的烹饪咖喱菜肴的强烈气味确实不是一种令人开胃的愉快感受,这似乎不光光是主流社会的民众或白种人才有的感受。

可是这位星报专栏作家对此的反应却万分愤慨和震怒。他虽然没有直接反驳,也没有为这种异味做直接的辩护,但是却以一连串令人无法理解的对时下主流社会民众(以至于普通移民)的饮食习惯和大众食物品种及其味道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抹黑。这不禁使人想起他是不是真正不喜欢这些食物,或只是为了替咖喱食物的强烈气味辩护而故作此态。

他在文章中罗列了一系列他自己所痛恨的食物。他写道,他痛恨爆米花的“臭味”,特别是在电影院入口处销售的浇上牛油的那种令他“恶心”味道(相信对绝大多人来说,这是诱人的香味),他对烤火鸡的气味避之唯恐不及,对煎烟熏肉鸡蛋、炖羊肉和煮白菜的气味无法忍受,当他见到出售热狗的摊贩必须绕道而过,他一生只吃过两次汉堡,而且是在依顺孩子的情况下才勉强这么做的。

他声称已经几十年不碰这种东西了。他乘加航旅行,闻到飞机上微波炉蒸烤意大利批萨饼时,要用手卷捂住鼻子才能忍受这短暂的片刻…… 实际上这些食物相信不但在加拿大,乃至在全世界,都是受多数人爱好和欢迎的美味,如果连这种食品都是无法接受,并被他视作“垃圾”的话,就不禁使人怀疑,这位大名鼎鼎的星报专栏作家到底是真的不爱这些食物还是仅仅为了替印巴食物的强烈气味做强辩。

我不知道本文的读者感觉如何,对笔者而言,那位专栏作家所痛恨的食品,不管它们的营养价值如何,每一样都是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佳肴,相信其他的人也应该有相似的感受。因此笔者怀疑,从哈鲁•塞地基对这些食物的强烈反感情绪来看,不知道他日常的饮食习惯一定是非常古怪,但是可以非常可靠地推测的一点是,他一定是传统的只食用印巴食品而绝不吃加拿大主流社会食品的人,而且他对主流社会几乎人人都爱吃的的大众食品不但全无好感,而且还无法忍受,以至于从不接触。令人怀疑他是不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印巴神仙。

不过,这位作家接下来评估西方人爱狗的习惯,倒是真的言之有物。他指出,人们都应该视狗嘴里的口水为不卫生以至于肮脏的液体,可是西方人对狗爱护有加,在和他们的宠物亲密接触(笔者按:拥抱抚摸乃至接吻)以后,双手和脸上沾满了狗的口水,居然还毫无介意地马上与人握手拥抱和亲吻。

这恐怕比少数族裔的某些不讲卫生的习惯要肮脏和恶心得多,不幸的是,如果那位专栏作家只是以这个例子来讽刺主流社会在反对印巴人咖喱烹饪食物的同时,自己却保持这种不但非常不讲卫生,而且令人呕吐的爱狗习惯,而不是把那些几乎人人都爱吃的食物批评得体无完肤一钱不值和令他深恶痛绝,就容易获得大众的同情。

星报的那位专栏作家呼吁读者和民众起来杯葛魁那个北克小镇的“声明书”,原因当然是该声明书侮辱了印巴人的咖喱食品及其强烈的烹饪气味。可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专栏作家自己的文章就更应该受到广大民众的“杯葛”了。如果魁北克小镇的声明书是种族歧视,那么这位印巴裔加拿大星报专栏作家的文章就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