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航
小弟是香港移民,1992年19岁时来加国,不觉20年,由对前途迷迷惘惘,战战兢兢的懵懂少年,至现在虽然并非大富大贵,但也成家立业,安安稳稳,自信满满的发福壮年,有感许新来加国的朋友们可能和我当年一样,因此特地将自己,以及差不多背景的家园朋友们工作的经历写出,替打气余,更对大家有点启发。
一、再平凡不过的我的故事
首先,我是一个平凡的香港学生,平凡的中学毕业,平凡的会考成〔科科刚及格〕,平凡的英语水平(勉强沟通),中学毕业後跟退休老父来到多伦多。
当时我的叔叔们,兄长都是大学毕业,老父自然要我进大学,但由于英语不济,只好重读高中,花了两年,入大学读经济,四年後,98年毕业时,已经25岁了。
现在大家问我,你是大学生,自然很厉害,但我敢说,回望当时,我读大学不过是在父母,兄长的影下,当作理所当然去读,至于是否真的想读,我是迷迷惘惘的,根本是为了交差,混日子,至于读经济可以做什么工作,也是不知道。即是自己是个招牌吹跌下来,被砸死的大学生之一。
大家或问,你不懂,可以找朋友,但是所认识读经济毕业的朋友,也和我一样,向父母交差而已,因为真正的商科是极专门,经济科?是通向商科的门闩吧。当然哈佛经济毕业的林书豪不是这样(笑)
总之,混到毕业,可以干什麽?我父母退休不晓得,我叔叔是医生,不懂,兄长?说加国没前途(他也断言我这弟弟一定没前途),回流。换言之,不知道。
当时,我是很慌张的,入大学时,老父说自己只剩退休金,怕用尽会死,(结果现在仍花不完),不肯供我读,(但他又要我读),只好问政府借学生贷款,几年积下来,欠了4万,每月扣300多,在没收入的情况下,自己好像被追斩一样,只有不停向前走,摸石头过河,有工就做,见步行步,只求安稳生活。
第一份工,到Pickering的杂碎馆做送餐,由于馆子位置不好,生意非常差,老细也要做兼职帮补,但他人品好,多困难也出粮($600/Mon),自己也尽心工作,後来他介绍我去做第二份工,油站。
油站,是伊拉克人夫妇所开(我也不晓得老细怎样认识),离黑人九反区Jane & Finch只有一个Block,而且是通宵更,一个人看铺,但无钱什么都干,于是顶硬上,而感于餐馆老细关顾,两面都做,干了10个月,人胆子大了,面对老外没了畏,英文也因此愈见流利,好过读大学时3倍
後来体力支持不住,也害怕就此一生(真的,不想被贼用枪打死),于是打听工作,有Uncle说邮局请人,胆粗粗去应徵,99年辞职,入邮局
邮局工作有三级,最低是临时工,一叫要到,什么都做,不到以後不叫你,年资到了,升做Part Time,每日至少4小时,年资再够,升做Full-time,总之一切看年资,愈久愈稳阵
至于薪水,当年初入时薪$16左右,比白领还高,而员工学历许多只是中学毕业外(我读大学是为了什么?),更有会计和工程毕业的(初级的薪水和自由度比不上邮差),但临时工在圣诞节冬天後被裁,由年资最低斩起,即是在清明时被祭了,一次两个月,夏天又叫回来,重阳时再来一次,真是春秋二祭
因为钱包顶不住(学生贷款仍在追斩我),只好再找兼,但不想重操故业,在学弟介绍下(他是第二部主角),到银行做Data Entry,通宵,这样又做了4年,04年修成正果,做长工,再做半年银行,还清学生贷款後,05辞去银行工作,从此做个轻的差(年低就不轻松),暂时安稳生活。(人生变数太多,佛祖保佑,别出事)
这就是我的故事,只想说一句,学历工种不是最重要,工作态度,待人接物才是重要一环,加拿大除非是升上顶级管理层,学历?装饰而已。
若没有餐油站那10个月,不单没有加拿大经验,邮局面试时我定会紧张至结结巴巴,利用不上油站碰过的古怪情况作例,顺利答考官的问题,而没有人和,老细和学弟也不会助一把,也没有今天的我。
第二部:学弟和他的朋友
学弟低我三届,初中12岁时来加,环境适应力比我好,英文也较我流利,唯一的相同处,是大家都在大学混,但求毕业向家人交差,因此谈得来。由于英语好,适应了主流,学弟找工作的门路,比我这个盲冲的高明,毕业前,就以鬼仔的方法打入职场,找Job Hunter,荐人馆。
荐人馆面试就如一般见工,先看Resume,谈几句,再试技能如打字,电脑之类,然後回家等消息,90年代,经济好景,通常都会有工作,经荐人馆抽佣後,$13时薪的工作,减到$10。
学弟与他的朋友乘到经济好景的船,被编入了银行,房贷部通宵更做Data Entry,适逢房贷部扩充,于是向荐人馆买了学弟的合约,成为正式员工,学弟大学毕业後,找到内部日班空缺,从Zombie Shift僵尸更(通宵更的戏称),从新成人,又读银行内部的Course,待一定实力後,跳槽至另一银行,分行坐房做Adviser,不觉成了分行第三话事人。
至于他的朋友,走的路子却不同,首先朋友只是中学毕业,工作能力不差,人缘也好,在菲律宾同事的引荐下,到了一个Mortgage Representive的手下工作。
Mortgage Rep与地产经纪不同,地产经纪要找客人,Mortgage Rep却是客人自己跑上门来,要求帮助,找最便宜的房贷利率,Mortgage Rep从中抽佣,房市火红,据说一个初入行的,都有6位数收入,朋友以自雇为老细工作,整理文件,拉客找利率,年薪5-6万。
这就是学弟和他朋友的故事,还是那句,待人好,做事认真,懂门路,学历一般都有出头,否则,读至博士也是枉然。
加拿大学历是重要,但更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和表现,加拿大经验,就是看你是否愿意融入社会,融入社会,往往是看你是否愿意由低做起,残忍但现实。
下一个,是我好友的故事和听来的故事,行行出状元,每分工都有向上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