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周四一举调低包括汇丰控股、高盛、摩根大通等15间国际顶级金融机构的信贷评级,恐对这些银行的融资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其中以瑞信连跌3级「最伤」,汇控则仍位居抵抗市场震荡能力最强的银行之列。穆迪解释,降级是为了反映欧债危机对市场影响的最新变化,但投资者与分析员质疑,穆迪此举是为金融海啸前漠视风险亡羊补牢,降级「迟了5年」。
穆迪将15间降级银行按市场抗震能力分成3个组别,汇控被下调一级至Aa3级,与下跌两级的加拿大皇家银行并列最高评级。它们与下跌至A2级的摩通列为第一组别,即业务相对稳定,拥有充裕的资本和结构流动性,抵抗市场震荡的能力胜过同业。
第二组别包括8间金融机构,评级介乎于A2至A3之间,整体抗震能力稍弱,当中瑞信、高盛、巴克莱和德银过于依赖资本市场的收入来满足股东期望,法巴和法农等虽然资本充足,但容易受目前欧洲的经济波动影响。此组别另外两间银行为瑞银和法兴。
美银花旗濒垃圾级
最低的第三组别则有美银、花旗、摩根士丹利(大摩)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报告形容它们已明显受到风险管理问题的影响,波动性大,面对震荡的缓冲能力相对薄弱。报告又指,它们虽已开始执行减低资本风险的计划,但成效有待验证。信贷市场分析师拉尔查德(Anil Lalchand)指出,这些银行全部都跌入Baa范围的评级,接近垃圾级别,对其衍生工具业务必定有负面影响。其中美银和花旗降至Baa2级后,只比垃圾级别高两级。
「为金融海啸行为认错」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卡西迪(Gerard Cassidy)认为,穆迪降级「迟了5年」,暗示穆迪在2007年金融海啸爆发时前已应下调大行评级。他指出,目前的银行系统其实比过去30年都要安全,资本水平是1930年代以来最佳。芝加哥晨星证券分析员里安纳德(James Leonard)批评,穆迪是「为2007年至2008年的行为认错」。他形容,目前银行资本充足程度远胜金融海啸前后,现在将它们降级意味以往的评级相当错误。
穆迪在今年2月宣布会重新评估17间顶级金融机构,总括而言,这次降级的整体幅度未超出市场预期,但不少银行仍表示不满。评级决定导致欧亚股市纷纷下跌,英法德股市一度跌逾1%。美股在周四录得本年度第二大单日跌幅后,昨晚早段回升,被降级的5大银行纷获买盘吸纳,大摩一度升近3%。大摩仅被穆迪降两级,较最初估计跌少一级。《金融时报》报道,大摩总裁戈尔曼(James Gorman)多番游说才令公司避免连降3级。但大摩称,评级虽胜预期,但「并未完全反映出近几年来公司的关键战略举措」对财政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