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至今,澳储行已将官方利率削减了1%,然而在此期间信用卡的平均利率不但没有下跌,反而还上扬了0.01%。通过不传递储行的减息,信用卡商每月额外敛财达3040万元。
金融服务比较网站mozo.com.au的最新研究发现,银行的信用卡利差竟高达房贷利差的5倍,而现金率(3.75%)与信用卡平均利率(17.4%)间的差额已经达到了破纪录的13.65%。
Mozo女发言人拉蒙特(Kirsty Lamont)说,金融机构规避减息之举,伤害信用卡客户最深。“信用卡客户基本都被银行削,在房贷市场不景气,存款竞争日益激烈的气候下,银行们孤注一掷地追逐利润。”她说,“银行控制着信用卡市场的大约70%,它们的利差是我们所见过最肥厚的,比房贷利差肥了大约六七倍。可人们却从没见过财相史旺出面抨击银行的信用卡利率过高。”
拉蒙特称,如果发卡机构如实传递1%的减息,那么一名透支5000元的信用卡客户每月可以少还50元。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国民银行却是四大银行中唯一传递过一次0.25%减息的机构。
滙丰银行澳洲信用卡及零售联盟部门的负责人沃克(David Walker)称,艰难的经济形势使得发卡机构难以降低利率。“信用卡利率和房贷利率并非真的可以拿来作比较,我们都看到违约率在升高,我们也都感觉到了经济现状所造成的压力。我们一直都在观察形势,但至少目前,我们还没有作出任何传递减息的决定。”
沃克表示,消费者应当咬牙削减卡债。“人们真的应该倾尽全力来减少他们那惊人的卡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