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
在这边小镇里住了两个月。对交通有深刻体会:这里的公共交通不发达,首先是因为人少,其次是因为多数人有车。公交车老半天不来一次,来了还要到处兜圈子,绕很多路才能到目的地。所以买车就是很急迫的一件事。
我选了一款车,结果滴乐说要等到明年三月份,只给1500元的折扣。我又找了一家,这家可以从别的城市调货,五天之内提车,只是多了两个配置包。谈到给2500元折扣,谈不下去了。再换一家,这家只给2000元折扣,可以10天内提车。
我们给第二家打电话,争取折扣,最后,同意给3500元折扣,我们回去交了定金。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体会是,买车要多跑几个经销商,谈价格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反复谈。谈不拢就离开。过后电话继续谈,也可以再去。另外,销售员也很重要,没经验的,在老板那里拿不来好折扣,即使他自己想少赚点钱,做成生意,也很难。
我们去的第一家,销售员就没经验,连悬挂系统是啥都不懂,也不知道电脑系统里面查找别人家的现车。我的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买二手车,遇到一件堵心事,试车的时候,销售员说这里是空调开关,大冷的天,他也没试空调,交了定金。提车的时候,发现这车就没有空调。这下麻烦了,车已经落在他名下,税不能退。还只能换一部差不多价格的车,第二部车也没法讲价。郁闷吧?回头我再说说我买汽车保险的事。
买汽车保险:
汽车保险很重要,这个大家都知道。没有保险是不能上路的。如果伤了人,赔个几十万也是常有的。我前面说的那哥们,8000元的车,每年保险4000多,知道厉害了吧?
我在买车险中学到几点:
1、新司机(在国内的不算)比较贵,很多公司对第一次买保险的新手,根本不接受。
2、车的情况很重要,是否安全,是否容易失窃,比如跑车就更贵,以为容易丢。100000以上的车很贵。
3、住址很重要,小镇上便宜很多。邮编的前三位号严重影响保费。比如世家堡,每月500多的保费很正常。
4、车子的用途,是否商用,是否开车上班等等。开得越多,保费越高。
很多人来了以后,不敢使用英语,找华人代理买保险。我的经历告诉我,无论大保险公司还是小保险公司,价格都有的谈。但是中介出于自己的考虑,不一定推荐最适合你的。有个中介说给我优惠,免除两年新车折旧,我问了一家大保险公司,人家给五年。虽然汉语很亲切,我最后还是选了一家英文服务的大保险公司,因为保费便宜了30%。保障还更全面。不要迷信华人中介。
关于考驾照:
这个话题有很多人写过。去和汽车有关的版面会找出很多文章。我想说的很简单,就是教练很重要,不好一定及时换。我找的教练(不能指名道姓),就很不理想,我想说的不是他不讲卫生,衣服袖子油光光的;而是说他讲不清楚。
比如,这里变线的时候,要看后视镜打信号灯看盲点,提速变线。他不讲车速问题,更没讲理由,我是朋友提醒了才知道这一点。还有就是有危险性的左转(加拿大70%的事故发生在左转上),他在我视线被对面左转车挡住,看不清情况时,催促我左传,这是严重的错误,后来自己练的时候,被我的亲戚纠正。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一直看不清对面直行车的情况,就等着,最后到了红灯的时候,自己就是最优越路权了,就可以转了。还有几个重要方面的问题,他也没讲或者没有讲清楚。主要的考试路线也没有带我练过。幸运的是,我在国内开过十几年车了,加上亲戚朋友的指点,在一条没有走过的考试路线上,一次通过。但是,我很后悔,由于碍于情面,没有第一次练车之后就换教练。希望大家汲取教训。
关于碰瓷:
在国内的时候,大家一定知道这是咋回事。就是碰你的车,然后讹钱。多伦多最近很时髦这个事,很多发生在世家堡。是一些印巴人团伙,他在直行道上给你闪大灯,你一左转,他撞上你。撞一次车,你的责任,保险费会提高75%,维持三到六年。所以一般人会私了。否则就是保险公司赔他。
还听说一件事,一个华人被校车追尾,但是对方向警察说是华人倒车撞得他,并找来一个证人,最后,判定华人全责。哪里都不是天堂,同学们多留个心眼吧。
给汽车做防锈:
多伦多的冬天,下雪天为了溶雪,会撒盐。盐水的腐蚀性很强,车子更容易上锈了。所以,这边的车子不如温哥华的旧车值钱。买车的时候,滴乐会推销他们的防锈包,即使打折以后,800甚至一千多,都很正常。他们收了这个钱,就会委托给别的修车厂,来给你做防锈,然后你每年都要去检查,号称终生保修。我听了朋友的劝告,自己找了一家修车厂做了防锈,花了60元,可以管一两年。照这个价算下来,五六年内每年做一次,也不过三百多元,比滴乐的便宜多了。车厂的人笑了,他说,滴乐让他们做完了,加价收顾客的钱。(这个是听来的)
在车厂看到一个兄弟,在加装一个电子的防锈盒,在canadian tire买的,400元,美国货。据说是航母技术,彻底防锈,车厂帮着装上,收50元。不过他还另外做了喷涂的防锈。据说,这边自己买断的车,都做防锈,但是,丽斯的车,都没人做。所以,买二手车,要懂得看锈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