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她用5年的时间被德国认可

1998年,同济科技德语系的学生差不多有一半都想出国读书。看着周围的朋友都在为出国忙碌,赵勤也开始计划自己的将来。赵勤事先做过一番了解,如果自己坚持原来的德语专业不换,申请应该比较容易通过。果然,在向 8所目标大学提交申请后,赵勤开始陆续接到录取通知书,最后,她选择了马尔堡大学。

 
 
  科班出身压力更大

  在进入德国大学之前,所有外国学生都必须参加“ DSH”———德国大学的入学考试。赵勤是科班出身,考试自然不成问题,她直接进入马尔堡大学和德国学生一起,开始接受正式大学教育。没有了语言课程的过渡,虽说免去了时间和学费上的消耗,可是赵勤没有料到的是,听力成了更大的难题。第 1个学期,上课完全没有办法听懂;第 2个学期,赵勤忙着复印材料找窍门;第 3个学期,基本可以听懂 50%……差不多 2年的时间里,赵勤都是半猜半蒙地上课。这对于科班出身的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打击。忆往昔,赵勤的体会是,学好一门语言,有时和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如果缺少从容和自信,就很难开口说,也就很难学好。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即便有了相当的语言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语言信息,根本就没有办法融入国外的生活,与德国人真正交流。学习语言没有捷径,为了缩小差距,减少心理障碍,赵勤除了每天看电视、电影、新闻之外,还四处找机会工作,走近德国人的工作和生活。

  边打工边进修语言

  为了和德国人多交流,也为了赚取生活费,赵勤利用假期开始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帮忙照顾老人,每天陪 90高龄的老先生散步、聊天,给老先生读报、热饭菜等。每个小时的收入在 15马克-20马克之间。这份工作的目的,其实并不在于报酬有多少,而是,在和老先生聊天的过程中,赵勤可以听到关于德国的许多信息。经历过二战的老先生,给赵勤讲述德国历史、人生道理、也给了赵勤最直接的关于德国当地人生活的信息。由这一步开始,赵勤才开始融入国外的生活。利用寒、暑假,赵勤还在马尔堡附近的法兰克福找工作。在商务中心,赵勤当过接线生,每小时 20马克,每天频繁接听电话,最直接地练习听、记能力。刚开始,赵勤连电话号码都记不下来,也被人投诉过。为了克服心理和听力上的障碍,赵勤把平时运用得到的对话记在小纸条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犯错。在几份工作中,赵勤才注意到,原来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很多被忽略的简单对话才是真正的难点,而要克服这些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德国人多对话。 2年的打工让赵勤获益匪浅,语言方面的进步也慢慢让赵勤找到了平衡。

  独立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