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在过去十年,来自中国的学生涌入美国的大学。在2014年,据国际教育学会称,超过30.4万名中国人在美国的高校就读,占国际学生总数的几乎三分之一。单就其绝对数量而言,这种大批学生涌入的现象就是值得注意的。但在中国的官方言论对西方价值日渐批判的背景之下,这种现象就更加引人关注了。
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2月7日报道称,至少,两国间分歧日益加剧的现象令人们提出疑问,即在当今的美国就读的中国人的世界观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国如此引以为傲的信息、集会以及宗教自由是否让学生们见识了新的想法以及思维模式?或者,中国学生或许过于紧密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封闭的群体,维持他们旧有的习惯和世界观,直到他们准备好回国?
报道称,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在美国的生活现状驳斥了这些说法。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从美国的教育体系、媒体、社会以及学术生活与中国的教育体系、媒体、社会以及学术生活之间的反差中学到很多。而且因此,他们通常变得对美国更加赞赏。但他们也更加尊重治理中国的艰巨任务——并了解到美国的街道并不全是由黄金铺成的。
94名女性和92名男性参与了一项由《外交政策》进行的在线双语调查;唯一的要求就是受访者是曾经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过的中国公民。大部分人的年龄在18至29岁之间,大部分人在20岁左右。按降序排列,受访者就读的最多的机构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华盛顿大学;布林莫尔学院;以及堪萨斯州立大学。超过81%的受访者称,他们是自己家庭中第一个在海外求学的人。
报道称,对大批中国学生涌入美国现象的观察者们通常想知道,在美国的时间——结交美国朋友、游历美国城镇、见识自由运转的美国学术和政治——是否会改善他们对一个国家的看法,这个国家经常受到中国官方媒体的抨击,并且还经常遭到嫉妒。一般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超过60%的在美国学习的受访者对美国的看法变得更加积极,23%的受访者的看法变得消极,其他受访者表示看法未发生改变。乍看之下,这个数据可能意味着接受美国的价值观。事实上,数名发表评论的人经历了显著的个人转变;有人“在基督教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信仰”,而有人形容自己在海外求学之后“变得更有志向且更加独立”。很多人写道,比起在国内求学,自己可能变得更具创造性,且思想更加开明。更加开放的(因此也更加可信)的媒体是有助益的;正如有人所写道的那样,“互联网的开放性令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学生对中国政府有了更实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