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福特现象背后:加拿大阶层之争 认同感之争

  谁是福特的支持者?

  继本周在多伦多市议会口头向记者丹尼尔.戴尔道歉后,多伦多市长福特再次作出正式的书面道歉,终于获得谅解。戴尔表示不再对市长采取法律行动。上个星期,福特在接受采访时暗示戴尔是恋童癖,说他曾经擅自拍摄福特的孩子们的照片。播出采访的电视台的母公司ZoomerMedia也作出道歉。

  深陷丑闻的福特自五月份以来多次出言不逊又多次道歉,以至于入选美国《时代》杂志的十大道歉事件,而且名列美国总统奥巴马之前。但道歉归道歉,他仍然坚决拒绝辞职,并声称将争取连任。如果说这只是福特个性使然的话,那么他至今仍然享有超过40%的支持率,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了。

  德莱登:“Know-nothing”派和“Know-everything”派的对立

  前自由党议员肯.德莱登在《环球邮报》上撰文说,福特能够在如此丑闻累累的情况下仍然奇迹般的拥有众多支持者,表明在“无知派”和“无所不知派”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

  可以被划归在“无所不知”这个群体里的有知识分子,大小政客,以及所有电视上那些西装革履的各种专家。他们有权势或有知识,会研究,会分析,了解所有的数据事实。

  德莱登说,现在人人都一肚子气:因为工作,因为他们没有赚到的钱,因为别人得到的机会,因为犯罪率和交通堵塞,因为生活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即使干得不错的人也生气,因为觉得别人碗里的肉更多。而所有这些人都对那些“Know Everything ”的人有气,因为他们老是透着一股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的神气,让别人显得没文化。

  而在这个群体中,政治家又是最招人恨的。他们那么自信,宣布这个计划那个改革,当选以后却什么都是老样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若无其事地作出更多承诺,好像大家就该一直相信他们似的。

  “Know Nothings”并不一定是大老粗

  相对于“Know Evrythings”,德莱登把福特及其支持者统称为“Know Nothings ”。其实在2010年选举中投票给福特的选民当中不乏受过良好教育、政治成熟和家境富裕的人。他们并不是真的大老粗。但是他们对精英人士特别是对政客的怨气并不比其他人少。而福特对他们来说,是个反政客的政客。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福特的私德如何不堪,他的支持者都不离不弃。因为福特的对面是精英,媒体,公知和专家。这些人对福特的抨击越猛烈,他的支持者就越坚定。

  德莱登说,由教育、收入和机遇构成的两个群体之间的鸿沟一年比一年深。“无知派”可以选择按照“无所不知派”的游戏规则去努力,也可以选择按自己的游戏规则继续愤怒,继续破坏。按照对方的游戏规则玩,他们没有胜算。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玩,他们偶尔会赢,或者至少可以不让对方赢。

  在德莱登看来,茶党、占领华尔街运动和美国国会党争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绪:对现状不满。福特和抵制奥巴马的共和党极右派做的是同一件事:让政府显得毫无用处。福特和他的支持者最大的欢乐就是看“无所不知派”的笑话,看着这些什么都懂的人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科因:福特现象说明了什么?

  资深专栏记者安德鲁.科因在《渥太华公民报》上表达了和德莱登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福特的支持者有两个共同之处:讨厌知识分子和罔顾事实。对他们来说,知识分子是一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娘娘腔和根本不懂政治的学院派,所谓事实是有偏见的媒体精英制造出来的、谋求权力途中的消费品。对于最坚定的福特支持者来说,他越胡作非为他们就越忠心。因为,如果媒体、知识分子甚至警察都不喜欢他的话,他一定是做了什么好事。

  科因说,对福特丑闻的态度根本与市政无关。这是阶层之争,认同感之争,它正在把我们的政治生活引向一个非常黑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