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天一份由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公布的报告,除非电网能放弃其“可恶的”利润,否认澳洲人的电费单可能每年上涨200元之多。
报告的作者伍德(Tony Wood)对澳洲新闻有限公司(News Corp Australia)表示:“人们用电越少,花的钱反而越多。这真是太疯狂了。”
这份报告的标题是“Shock to the System”,声称导致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电网每向用户收1元钱就能再得到45仙的收益,而这种做法正是由于澳洲缺乏竞争的市场现状导致的。
行业监管部门均允许这些电力公司通过垄断向用户收取虚高的电费,赚取伍德所说的“可恶的”利润。在新州、塔州和昆州,州政府还允许自己的电力公司“过度投资”基建项目。
假如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上述做法尚可以理解,但澳洲人用电量却录得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滑落。在近7年里全国的用电量降低了7个百分点,这样算来过度投资导致的大笔支出就要平摊到用电比之前更少的居民头上,他们每年的同期电费将飙升85%至1,660元水平。
如果不进行改革,电价可能会以每年12%的速度持续上涨,也就是每年上涨200元。伍德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废除碳税。但是,他质疑废除碳税是否可以为澳人每年省下9%的电费,就像联盟党承诺的那样。
报告指出,如果不进行改革还可能出现市场需求剧减的问题,而科技的更新也会进一步推高电费。“大量用户宁愿不用电。
如果发生这样的问题,澳洲对受到监管的电网进行补贴的整个机制将受到威胁。”
报告提出几点建议:
- 降低电费。要达到这点就要降低电网的收益率并对其年度开支进行复核。降低电费有助于减少停止用电的人数。伍德指出各州政府应该将电网私有化。
- 在需求达到顶峰的时候才增加电费,这样做可以降低运营电网的支出。近期全国很多针对电网进行的投资已经达到了“需 求巅峰”。
- 记录下电网资产总值。电网所有者有权对自己的电网制定“受监管的收益率”。如果电网资产总值下降,其从消费者身上赚取的收益率就应该一并降低。
格拉坦研究所于2008年开始运作,当时的联邦和维州工党政府为研究所提供的经费占其5千万元总经费中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