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阙维杭旧金山报道】世人口耳相传,美国有两个地方可以让打工族无论白领灰领在短时间内发财致富:一个是华尔街,一个就是硅谷。
全球瞩目的高科技重镇硅谷,位于美国北加州圣塔克拉拉县,离旧金山市仅一小时车程。当地最大的城市圣荷西(San Jose)为全美第十大城市,被称为“硅谷之都”。
“硅谷之都”转瞬两百多年
追溯到2009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天(11月29日),圣荷西市中心最老的历史遗迹——San Pedro广场内的Peralta Adobe和Fallon 古屋现场举行了一个庆祝仪式,让人们领悟到这个高科技重镇所在的“硅谷之都”,已经渡过了232载春秋岁月。
从一个早期以农牧业为主的社区,到如今的全美第十大城市,更是全球瞩目的高科技重镇硅谷的中心(硅谷之都),圣荷西两百多年的演变、发展史,见证了美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神速发展,也见证了硅谷移民谋生的变迁和创造的奇迹。
硅谷之名通行不足半世纪
硅谷(Silicom Valley)之名最早于1971年才在全球通行,迄今尚不足半世纪。它的源起得益于天时地利,以及围绕此地发生的种种创新创业传奇。圣塔克拉拉县所辖最北面城市帕洛阿图市(Palo Alto)是著名的美西名校斯坦福大学所在地,一位名为Frederick Terman的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即开设了鼓励“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事业的方案模式,本意旨在留住当时那些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就去东部工作的人才,后来扩展为斯坦福研究园区(Stanford Research Park),成为硅谷成百上千“把创新技术化为金钱”的公司的大温床。惠普(HP)、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等成为这类公司的鼻祖。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在这片谷地迅猛发展,人们开始以半导体材料中的主要化学元素“硅”(也称“矽”)命名这个崛起的高科技重镇为硅谷,其地理位置甚至涵盖辖圣荷西等城市的圣塔克拉拉县并北上旧金山约50英里的狭长地带。而整个旧金山湾区(从旧金山到南湾)都热衷科技创新创业的趋势,则使得硅谷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大有扩展之趋势。
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
凭借周围极具雄厚科研力量的名牌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加州大学等为依托,形成上万家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除半导体产业外,生物、空间、海洋、通讯等技术的研发也领先全球。惠普、思科(Cisco Systems, Inc)、英特尔(Intel)、朗讯(Alcatel-Lucent)、苹果(Apple Inc)、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甲骨文(Oracle)等大公司始终是硅谷的“招牌”,更有雅虎(Yahoo! )、谷歌(Google)、eBay、脸谱(Facebook)等网路翘楚相继诞生或迁居硅谷,推进了IT产业崛起;绿色能源科技等新兴产业也在近年冒尖,硅谷的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平均18个月就要更新换代,名副其实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
即使以2000年的统计,也即网路神话遭遇泡沫的当时,硅谷的“知识经济”的“牛气”和高科技致富神话也令人咋舌。硅谷平均每天诞生65个百万富翁,平均每5天有一家公司上市股票大“发”,平均每星期注册17家新公司,而倒闭、破产、被兼并的公司每星期也达到两位数。
在硅谷近万家公司中,前五大公司的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世界500强公司中有26家总部位于硅谷,总市值达8250亿美元,超过2000年法国整个国家的国民总市值。
硅谷6万5000个家庭中,平均九分之一的家庭财产超过100万美元(不包括会继续升值的房地产),数以百计的家庭财产不低于2500万美元;亿万富翁深藏不露,很可能就是你的邻居。
硅谷总计约30万名工程师中,华裔至少有五分之一;华裔自行创业的公司不下1000家,其中至少20家公司先后上市。
硅谷精神和文化的真谛
不断创新,崇尚竞争,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平等开放,资讯共享,正是硅谷精神和文化的真谛。
活生生的硅谷其实远远没有被以上数据定型,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经济疲软期,硅谷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硅谷的资深富豪或新贵们的举动,也不时对业界的方向甚或社会风气产生震荡。脸谱(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交了华裔女友以及直到2011年春才买了栋并不豪华的房子居住,都成了媒体和社会各色人等津津乐道的话题。史蒂夫·乔布斯2011年8月24日宣布辞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则在硅谷乃至全美全世界高科技界引发超级震撼,多少人因为怀念一个天才传奇的隐退而扼腕。而他于2011年10月5日以56岁带病之躯遽然逝世,更令多少苹果粉丝绝望。或许,社会学家还会担忧像谷歌创始人佩吉、布林或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等等“科技新贵”中会出现“暴发户症候群”,新贵们的子女乃至更多的硅谷儿童在争富斗奇的风气下也具备了别地区少儿不可能有的狂妄。他们比谁的父亲更“厉害”甚至不必说钱的数目。一句“我爸爸能够买下你爸爸”便可定江山胜负了,这可比中国等地的孩子经常比谁的爸爸官衔大更有“资本”特色呵。
倒是琢磨着这硅谷到底还是富翁们的自在天地,你看这儿的房屋价简直冲上了天,富翁们尽可拨出点股票权换来大把现金轻轻松松在希尔斯堡、阿瑟顿、拉斯阿托斯山、帕洛阿图等隐密地区置下深宅大院;而“工薪阶层”升斗小民面对这般平均房价是全国一倍以上的房地产市场,便只有望房兴叹自求多福了。富翁们隐居在豪宅内,过他们那个等级的日子,开“派对”大宴客玩腻了,就随时远走高飞一阵,甚至如甲骨文公司的强人CEO拉里·埃里森那样,随时可以驾着私家飞机悠游五大洲任何一个想得起来的去处。他们当然不可能觉得生活的无聊、娱乐的贫乏和牵挂享乐的代价。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应有尽有的天地。
移民创造硅谷新历史
事实上,华裔移民定居硅谷(圣荷西)创业的身影和轨迹,似乎也与圣荷西从农牧业朝现代工商业直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变迁轨迹相吻合。早期迁徙到圣荷西的华裔移民,多从事花卉、蔬菜、水果种植业,也成立了诸如菊花会、华侨相助会等行业、乡亲协会;后期的留学生学成后一批批拥进硅谷谋求发展,于是像玉山科技协会、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美华电脑协会、美华半导体协会、硅谷资讯网路协会、华源科技协会、等形形色色的专业协会以及各大专校友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勃发成长。点染了中国文化特色的各类中文学校、才艺学校、中餐馆、东方超市乃至合唱团等艺术团体也遍地开花,融为硅谷文化的一部分。
何其有幸!这儿的移民无一例外地感受到“硅谷之都”的变迁,也正在创造、发展着硅谷的新历史、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