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方面建立防空识别区,与日本、韩国等地的识别区重叠,结果造成亚太邻国的反弹,美日之外,韩国、澳洲等表达不承认的态势。更严重的是,本来已经向中方递交航空日程的日航韩航等商业航空公司,也在自己政府的压力下,中止了进一步配合。从表面上看,中国由此陷于孤立的状态,有人就嘲笑,这是「展现肌肉」,结果暴露弱点,现在怎麽煺场,成了尴尬。
其实,这是短视的观察问题方法。中国提出防空识别区,主要是针对日本,尤其是钓鱼岛海域领空。因为安倍晋叁就是利用日本的防空识别圈概念,提出要击落中国无人驾驶机,中国要从法理上反击,争取先发制人,就必须走出这一步。
其实,不管有无人反对,中国大国崛起,提出防空识别圈,是必然趋势,一如中国把南海有关区域,视为自己的核心利益。在新生事务出现时,别人的反对在所难免。要让邻国认同,需要时间,但在执行的时候,则要见机行事。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可以区分对待。
对韩国,采取谈判磋商的立场,不要太嚣张;对日本,则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如此一来,连韩抗日的主轴就不会变化。
我在打球的时候,碰到不少韩国人或韩裔,他们异口同声认为,日本人是东亚最大的危险。同样,设立防空识别圈,并非一定要明天就打仗,把所有没有经过中国同意而闯入识别圈的飞行器,都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而是要通过宣示主权,辅助其他经济惩罚的措施,中国要抹去「强大后变得蛮横无理」的印象,在亚太地区确立和平理性的大国形象,最重要的不是建立不建立防空识别圈,而是以何种方式对待台湾。
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施行仁义政策,以协商对话谈判的方式建立两岸互信机制,消弭战争危机,让两岸人民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前进,良性竞争,多元共存,那就等于是给亚太邻国吃下定心丸∶中国是和平崛起,而非走向强势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