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物理治疗师发现,近期腰背痛个案急升,尤以劳损性腰背痛为主。专家又指,这类病人常误以为减少活动及多作休息,便可减轻痛楚,但此举反而令肌肉强度及力量下降,不但未能起保护作用,更会影响日后的活动能力。
休息未能减痛
库物理治疗师黄伟龙(左图)表示,腰痛主要分为两类,包括创伤性腰背痛症及劳损性腰背痛。前者属急性创伤,从事体力劳动工作者尤其易发生,例如搬运工人搬动重物,又或护士搀扶病人时,若姿势不正确,会有较大机会拉伤肌肉及关节,甚至引致椎间盘凸出。至于后者乃慢性创伤,常见于上班一族,长期坐姿不正确、桌椅高度不合比例及对腰部保护不当,也有可能造成此类创伤。
不少腰背痛病人以为,尽量别活动及多加休息便会痊瘉,其实这只会令肌肉强度及力量变弱。物理治疗师建议,公余时间应多做运动以放松肌肉。不少从事体力劳动人士以为日常工作已提供足够运动量,事实上那些并非运动,而是劳动。运动和劳动的分别,在于前者能令心情放松之余,透过不同复合式动作,肌肉能得以有规律地收放,使绷紧的肌组能加以放松。

腹横肌犹如天然腰封般可保护腰部、关节及预防椎间盘凸出。
常见下交叉综合症
下交叉综合症乃另一个引致腰背痛的成因,此症指身体姿势偏离正常体态,特别是在侧面观察时特别明显。所谓理想体态,从侧面看,耳垂、肩峰突、躯干中段、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及踝关节略前一点,应该成一直綫。然而,只有极少数人能维持这种体态,大部分人总会有一些偏离。下交叉综合症就是出现严重偏离,患上此症的体态特点是有明显的盘骨前倾和腰椎过度前弯。这种情况常见于穿高跟鞋的女士,由于她们的重心向前移,整个身体都向前倾,但因走路时总不能持续弯腰,故会错用腰力来拉直身体,导致肌肉失去平衡,髂腰肌(腰部的肌组)及竖棘肌(嵴椎的肌组)会过分绷紧,而腹肌群及臀大肌的力量则减弱。长此下去会增加关节压力,引致腰背痛。如要改善可进行伸展运动,以放松髂腰肌及竖棘肌。日常保持正确的姿势也可预防此症,以站立为例,不少人以为贴墙站立便正确,然而这样易令身体绷紧,反而不能长久维持。由于盘骨向前或后均影响腰的弧度,故理想的站姿应为盘骨的前后角度应平衡。
强肌防椎间盘凸出
人体由无数肌肉包裹,这些肌肉帮助保护身体。身躯像一圆柱体,腹部与背部的肌肉相关连,除背肌外,尚有其他肌肉保护及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当中最重要是腹部深层肌肉,即腹横肌,这组肌肉由腰椎延伸至前腹,固定于肋骨及盘骨上,包围整个腹腔及嵴椎,犹如一个天然腰封般保护腰部、关节及预防椎间盘凸出。研究指出,腰背痛患者与腹部深层肌肉强度减弱,以及反应迟缓有密切关系,如该肌肉欠缺力量,于受创时便不能及时收缩保护嵴椎。因此专家建议在腰部复康治疗中,加入深层肌肉训练,或能减少腰背痛及预防复发。
黄伟龙建议,如果出现腰背痛,不妨稍作休息,然后做些运动,以放松肌肉。腰背痛可持续甚久,故患者应尽早求医。要预防此症复发,可锻炼深层肌肉如腹横肌等。除此,戴腰封等护理用品也可有效保护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