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钓鱼协会的潘文石时常会协助政府在华人社区开展岩钓安全讲座,并在岩钓点派发安全知识传单。
澳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钓鱼成为颇为流行的运动,而岩钓则是其中一项极受欢迎、乐趣无穷但也充满了危险的活动。澳洲外交部长卜卡上周在邦迪海滩(Bondi Beach)举行的针对华人社区岩钓安全意识的宣传活动上,呼吁华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岩钓的魔力与危险何在?如何做到安全岩钓?如果不慎落水如何求生?华人岩钓发生意外的比例为何较高?让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
岩钓乐趣无穷让人迷
岩钓顾名思义就是从突入水域的岩脊、暗礁、岩壁和石堆上钓鱼。若干年前不少华人还对岩钓颇感陌生,近年随着华人移民越来越多,不少人纷纷加入岩钓一族。无可否定岩钓是险中求乐的运动。乐在何处?每位钓友喜欢岩钓的理由不尽相同。
澳洲华人钓鱼协会的会员、已有15年岩钓经验的潘文石,经常协助政府部门在华人社区举行岩钓安全讲座。他对本报记者说,钓上大鱼的那种坠手感让他兴奋。他还兴致勃勃地掏出手机让记者看储存的相片,战利品有10公斤、14公斤重的青衣大鱼不等。他告诉记者,岩钓能够钓上许多平常在其它地方无法钓到的鱼。矶岩周围礁石丛中生长着各种各样水生动植物,成为各种鱼类索铒、产卵的必经之路,尤是一年四季鱼源丰富。
有5年岩钓经验的Daniel 章最喜欢收杆的过程。他说这是一种瘾。漫长而枯燥的等待,突然有鱼上钩,那种激动难以言表。对于很多人来讲,就如射球入门的刹那,那一脚的进球,对枯坐看台或者电视机前的观众或者球员来说,之前的等待和疲于奔命都是值得的,钓鱼也一样。
他说,有的人称岩钓为“海上高尔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开销庞大。有的人一身专业行头就要数千澳币。而且总体来说,钓鱼的费用肯定比买鱼的贵,每次他出去花费都要20、30元,空手而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有钓友说,任何一样爱好,只要栽进去了,便会发现无穷的乐趣。与钓友不断探讨钓鱼技巧或者自己钻研摸索,在业余或者专业的路上狂奔,都是一种享受。
也有钓友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钓上大鱼后,无论是在论坛贴上战利品图片与钓友分享,呼朋唤友大快朵颐,还是之后在灌水专区分享心得都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还有钓友说,试过在半小时内钓上50多条鱼。自从钓鱼后,再也不上市场买鱼了;更有超然物外的钓友表示:“为什么来岩钓?爷钓的不是鱼——是海风、海浪、放松、一览无余的视野,钓的就是心情!”
爬悬崖吓得肝颤,跳礁碰得头破血流,应该花在买车、买房、买奶粉的积蓄买钓具,为啥?钓友们就是为了险中求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