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独家,严禁转载
回想起8月1日清晨那惊心动魄的20分钟,经历过不少人生风浪的的悉尼华人高先生还是有些惊魂未定,四个持枪械的彪形大汉在天蒙蒙亮的时候,用枪抵着他的胸口,把他和女儿经营多年的Newsagency洗劫一空,之后还开着高先生刚买不久的一辆新车扬长而去……
但劫案后来自社区各界的温情也让他感到阵阵暖意,警员及时解救、老顾客嘘寒问暖、前州长李斯特意请他喝咖啡压惊——这些也坚定了他把书报店继续开下去回报社区的决心。而有着乐天性格的高先生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也告诫同行:“劫匪一般只冲着钱财而来,东主千万不要以命博财。”
惊魂20分钟
高先生在悉尼西区Seven Hills的书报店紧邻火车站,步行不过两三分钟,路的尽头是一小块停车场。8月1号早上刚刚6点,和平常一样,他和女儿打开了书报店的正门,在解除警报器后,径直穿过了长约30来米,整齐摆放了各类杂志报刊和文具的大堂,准备取回当天邮递公司扔在后院的报纸,为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做最后的营业准备。
因为离车站附近的银行也在百十米外的商场,为了吸引顾客,和很多规模小的书报店不同,除了卖乐透和香烟,高先生还申请成为了西联汇款的代办点,并和金融机构合作,在店内离正门不远的地方,放置了一台小型ATM取款机。
每天凌晨两三点,邮递公司会把成捆的当天报纸扔进书报店的后院,等待送报工人的分装整理。记者看到,后院由一圈不高的铁栏杆环绕而成,而后门是店内唯一通往后院的入口。“我们通常都是先开木门,确认安全后才开最外头的铁门。”高先生说,后院曾是他们家庭会议讨论过的安全隐患,但在没有想出更奏效的防范措施之前,家人都是遵循着“一看二望”的原则。
“那天真是鬼使神差。”正和女儿说着什么的高先生开完木门后,就直接打开了铁门。虽然这个过程他已经和警察、邻里重复了十几次,但说到这里,他还是面露悔色。“就忘了往拐角看一眼,再加上天色刚亮,视线也不好。”
铁门刚打开一丝细缝,两条黑影蹭一下就闪了进来,头戴蒙面毛线帽,只露出一双眼睛的两个彪形大汉用冷冰冰的枪口抵住了高先生的胸口,站在一旁的女儿被吓得差点叫出来。
“真就像电影里的情节在我身上又演了一遍。”他说,两个匪徒立刻招呼后院外把风的另两个同伙翻过铁栏杆,他们手里都拿着铁钳、扳手。刚被枪抵住胸口的高先生心里更是凉了一大截——这不是流氓混混的小打小闹,劫匪是有备而来。
考虑到案件仍在侦破之中,遵照警方的指示,高先生没有向记者透露太多的细节。“连我和女儿身上的钱包都被抢走,他们还跳到柜台后面抢烟,袋子装不下了,就往身上塞。”看着平日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小店被翻得一片狼藉,他欲哭无泪。
既然是有备而来,劫匪们对停留时间的把握也是在计划之中。眼看着距离正式开业还有不到10钟的时间,一名劫匪押着他和女儿,把他们关进了后院的储藏室,临锁门那一刻,还抢走了高先生身上的一把车钥匙……
储藏室内,父女两人在惊慌和恐惧中度过了难熬的几分钟。面对记者,他已回忆不起那时候在想什么,对女儿又说了什么。直到急促的警笛声由远至近,他才说了一句,“女儿,我们得救了。”
“警察打开门的时候,我的鼻子真有些发酸,感觉就像见到了亲人,20多分钟前受到的所有惊吓、委屈和惶恐都在一下释放了出来……”说道动情处,已经能见到几缕稀疏白发的高先生眼泛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