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2.4万辆廉价中国车因含有石棉制品而被召回,然而,这些召回车辆将不会立刻获得维修,问题部件也不会马上得到更换,而仅仅只会被贴上“警示标”。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的上述决定被汽车维修产业抨击为“可耻”。
ACCC称,它将监督奇瑞和长城两个品牌汽车的召回,但不会强制制造商马上更换所有含石棉的部件。澳洲有关部门发现这些汽车的发动机垫片和排气管垫片中含有石棉。石棉具有潜在的致命性,从2004年以来,澳洲汽车产业就已全面禁止使用这种材料了。
虽然客户可以提出更换部件的要求,但如果他们并未主动要求,则他们的汽车将只会在下一次进行维修保养的时候,于发动机舱处被贴上一张警告贴纸。
某些问题部件可能永远无法获得更换,直至整辆车被报废或被送进回收站为止。
ACCC的这一决议激怒了汽车商会(Motor Trades Association)会长麦考尔(James McCall),他认为,问题部件应被立即拆除并获得更换。“我觉得这很可耻,绝对地可耻。机动车辆中的石棉多年来给维修人员和我们行业里的人造成了重大的伤害,这些事都很悲惨,绝对是血淋淋的悲剧。这些公司居然出口包含石棉材料的车辆,这着实反映出这些公司的素质十分低下,也反映出了政府对进口商的监督标准低下。”
麦考尔激愤地呼吁:“这些车辆都该被召回,那些玩意儿(问题部件)都该被换掉。”
“这些车辆在进口时都应该符合澳洲标准,我敢说,没有任何一项标准允许制造商在车辆上使用石棉部件。这不是缺乏监管就是监管不力。”麦考尔激动地表示,“如果他们违反现行法规,就应该根据法规处置他们。而如果他们连这都不算违规,那真该把法规拧拧紧了。”他还表示,因为曾经出过人命,所以汽车业一直在努力从车辆中移除所有的石棉。
麦考尔表示,如果不对问题部件进行更换,而是任由它们自行老化、报销,那么召回车辆便毫无意义。“等到那个时候(车辆被报废),车子可能都已经被转过两三次手了。”
赔偿公司Morris Blackburn的合伙人狄姆西(Andrew Dimsey)称,这是一次“绝对的丑闻”,他简直无法相信在石棉被确定为致癌物50年后,还能被进口到澳洲来。他所在的公司已经治疗过数十名因接触汽车部件中的石棉而染上不治之症的机修工。
据悉,在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时,暴露于石棉中的风险会更高。
ACCC副主席利卡德(Delia Rickard)称,被召回车辆的石棉都是被密封于汽车部件内的,因此消费者在正常使用车辆时并不会受到任何健康威胁。但她警告车主切勿自行对车子进行维修保养。
进口这两款中国品牌汽车的Ateco Automotive公司,将对有备件的所有问题部件进行更换,但将不会对现有车辆的部件中是否含有石棉成份进行追查。Ateco已经指示经销商停止销售含石棉的车辆,并将更换现有车辆中的所有受影响部件。
该公司将联系所有车主,告知风险并安排在受影响车辆的发动机托架贴上警示标。该公司还将对技术服务人员提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