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导,德国总理梅克尔已经开始认真斟酌如何拆解欧元区的课题。欧元区国家无止境地针对纾困案激烈争执,国内反对派又认为她态度软弱,她必然因此感到精疲力竭。
「经济学人」指出,对务实的梅克尔而言,她必须开始为欧元解体的可能性拟订应变方案。希腊摇摇欲坠,许多南欧国家痛苦挣扎,北欧债权国更日益不耐。
就现阶段而言,拆解欧元区的代价必然比勉强保住要高。以希腊为例,欧洲央行持有的希腊公债帐面总额是400亿欧元。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德国将分摊的代价便可能达到1100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毛额(GDP)的4%。这虽然可使德国纳税人不必无限制地应付希腊,但却将使市场陷入恐慌。
爱尔兰、葡萄牙、塞浦路斯与西班牙积欠国外债权人的总净额,占GDP的80%至100%。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南欧的公债殖利率亦将飙涨,各国将出现挤兑潮。面对单一市场岌岌可危,经济随时可能出现衰退的局面,梅克尔势必承受保住其他欧元国的庞大压力,没有时间让她再跟各国磋商条件,所提供的援助必然是空白支票。
更大胆的B计画,则是使西班牙等4国也与欧元区脱勾。义大利的净外债约仅占GDP的21%,或许可以逃过厄运。但B计画的代价势必很高,因为希腊与西班牙等国已接受各项援助的总金额可能高达1.15兆欧元。此外德国政府也必须对本国银行注资。如此一来,德国承担的代价可能达到5000亿欧元。然而当希腊退出之后,保卫西班牙等4国的空白支票可能超越此数。
经济学人指出,证据显示,时间对她不利。南欧的经济不仅不断恶化,而且逐渐往北蔓延。
南欧国家现在是「撙节疲乏」,北部国家则是「援助疲乏」。虽然现在拆解欧元区的风险比设法修补要大,然而除非德国总理梅克尔坚持到底,否则最后所剩下的选择,将只有付出高额代价将欧元区提前解体,或是到最后以毁灭性的代价被迫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