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海关统计,每年走私稀土量至少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总量的1/3。包括大陆海关及工信部近日都宣告要加强整治力道。
经济参考报报导,大陆海关总署日前召集13家拥有稀土出口配额的企业负责人就「稀土出口管理」进行座谈;之后,大陆工业与信息化部也针对「整治稀土非法出口」召集稀土企业开会。
报导说,工信部和海关总署密集的开会讨论,说明大陆的稀土走私情形严重,严格管控稀土走私成为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稀土是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稀土供应来源。近年大陆实行稀土总量管制,但因稀土利润丰厚,盗采、走私屡禁不绝。
报导说,目前稀土行业面临的处境更加严峻:一方面是出口配额用不完,另一方面是屡禁不止的稀土走私。一位稀土企业负责人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稀土出口开始直线下降,企业的稀土配额根本用不完,除了价格和市场因素,最大原因是大量非法走私稀土充斥市场。
大陆海关统计咨询服务中心最新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大陆稀土出口量为387吨,年减93%,较3月份下降38%;今年1至4月,中国大陆稀土矿石、金属及化合物的出口量3046吨,年减43%。海关也统计,大陆每年走私稀土量至少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量的1/3。
报导引述中国稀土协会副会长王彩凤表示,为遏制稀土走私,应加快健全监管体系,特别是生产规划到出口配额计划、市场需求量要有很好的衔接。她也表示,下一步将要实施的稀土专用发票等措施,也会进一步遏制出口走私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贸易与WTO研究室主任于立新指出,「政府的公共职能不到位是出现走私的根本原因」。他认为,海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检测设备和稀土产品的相关知识,且私挖者多集中在偏远山区,导致监管系统出现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