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购物网站上发现超划算的便宜货,不料商品运送范围偏偏不包括澳洲,当您遭遇此等伤心挫折时,不知您可曾想到过,害您享受不到国外划算定价的,很有可能就是本地的经销商。
据悉,他们不仅阻止海外供应商通过国际购物网站向澳洲消费者出售产品,还指手画脚地要求厂商上调其网上售价。因此,要求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对这种涉嫌垄断的行为展开调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上周,《时代报》曾披露,与国际品牌达成涨价或对澳停运协议的本地时装进口商及批发商越来越多。消费者权益保护团体Choice的发言人贾斯特女士(Ingrid Just)周三敦促ACCC对这种行为“予以密切关注”。她提出:“随着网购的兴起,市场上竟出现了这种不利竞争的行为,我想,ACCC对这些小动作保持警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月,联邦通讯部长康雷(Stephen Conroy)宣布对澳洲人为何不得不为软件和音乐下载支付更高价格(原因显然与运输成本无关)展开议会调查。而贾斯特认为,这项调查的范围应当扩大至整个网络零售行业。
与此同时,曾担任ACCC专员的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金(Stephen King)表示,从《时代报》的描述来看,这种价格垄断(price fixing)和维持转售价格(resale price maintenance)的做法似乎已经触犯了竞争法。
但ACCC本身却拒绝表明它是否会对此类行为进行调查,尽管该机构承认这样的做法可能“触犯了竞争法的条款”。
不过,灵活机变的澳洲购物者还是找到了绕开商品运送禁令的新途径——利用转运公司。FetchUSA.com.au就是这一新兴行业中的代表,该公司的任务就是使用美国邮政地址和美国信用卡,替消费者购买那些不向澳洲送货的网购站点商品。今年该公司的业务量一下暴增了30%。另一转运公司Price USA则是从去年起就实现了业务量翻番。
澳人网购某些美国商品,最多可以省下80%的钱。例如使用美版的iTunes充值卡从美国地区的iTunes商店中下载音乐和游戏的话,消费者最多可以节省50%。此外,Amazon美国站的礼品卡也很受欢迎,消费者不仅可以更早地买到新出版的图书,还能在电子书上得到较大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