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建bungalow动辄赚过百万 地大屋细成抢手货
流行于50至70年代的bungalow(平房),近年买少见少,每有推出,差不多都能以高于叫价成交,令这类建于当年市区边缘地带的大地段房屋,在多伦多开始走向绝怺。地产经纪说,买入bungalow拆卸改建豪宅再卖出,随时可赚个一、二百万元,所以大地段的bungalow,虽已有几十年屋龄,但都成了地产界的抢手货。
抢「Offer」升价56%
上月初央街(Yonge Street)夹芬治路(Finch Avenue)附近的惠柳第区(Willowdale),就有一间 bungalow叫价75.9万元,经过8天、17人的抢「柯化」(offer)大战,最终成交价为118万元,升价56%!
另一间位于Bayview Village的bungalow,买家于两年前以165万元买入,上周上市两天,便火速以253万元成交,短短两年间,屋价狂愠53%。
陈姓地产经纪指,拆掉旧bungalow然后在其大Lot重建一或多间独立屋来转售获利,现时于地产投资界颇为流行。为此,多伦多的bungalow成了抢手货,卖得到好价钱的机会非常高。
重建后屋价狂升
他说:「将二三千尺的bungalow夷为平地,再建一间五、六千尺的巨宅,分分钟转个手赚一二百万也不出奇,所以很多人想买bungalow!」
据了解,多伦多的bungalow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最流行,在市中心边缘最多。当市中心渐趋繁荣,城市变得「无位剩」时,这些bungalow因为位置接近所谓的「Downtown黄金地段」,加上占地面积大,又有重建潜在性,屋价便狂升。
另外,很多位于东约克(East York)、士嘉堡、约克社区及北约克地区的bungalow,亦被大量投资者及发展商增建或重建,令这些中或中低产阶级的住宅区,渐渐「升呢」变成中高或高等住宅区。
bungalow将成绝迹
陈经纪表示,现时bungalow在区内已是买少见少,发展商甚至不会再考虑兴建,他们都觉得兴建bungalow实在是浪费了地方,宁愿建两叁层的独立屋,与其打横发展,不如向高空发展,钱能赚多些之 余,销售对象亦较多。
他说:「将来如果你想住bungalow,恐怕要买一块地自己起了!」
别人高价成交 它却低于叫价
当市区大地段的bungalow都以高于叫价成交之际,位于万锦市14街夹麦高云路(McCowan Road)的一间bungalow,上周却一反常态,以低过塬价12%的价钱成交,塬来不是每一间bungalow都会被人「争崩头」的。
陈姓地产经纪表示,虽然有愈来愈多人喜欢将旧bungalow拆掉,然后兴建两间全新独立屋来分开出售赚钱,但如果过程牵涉到区域划分的问题,便很难卖得出好价钱。
就像万锦市14街4954号的bungalow,开价79.9万元,最后却 只以70万元成交。
建筑限制成绊脚石
陈经纪解释,塬来4954号的bungalow是属于整个Lot A的 (下图),整间屋只占全块地的五分之一,如此大的一块地,可以建两至叁间独立屋。
不过Lot A本来只得一个出入口进出14街 (A右下角),如要兴建多间屋,便有增设出入口的须要,但因14街为主要道路之一,万锦市政府并不允许投资者于14街增设新的出入口,投资者只能将Tille Square向西面延长 (红色范围),把新的出入口设在该道上,住户要从Tille Square进出14街。
为此,4954号的bungalow就难以用高价卖出,因投资者如欲将旧屋清拆重建多间屋,便须进行扩建道路的工程,直接加重成本。
据悉,Lot A的买家已成功向万锦市政府申请了扩建Tille Square的批准,并计划把旧有的bungalow拆掉后,兴建两间独立屋,买家更在考虑把Lot B空地也买下,欲兴建第叁间。
据了解,Lot B、C和D都是「吉」Lot,是属于陆封性地域 (landlocked),代表该地域没有出入口可供通行,要出入范围必须经过其他私人范围。而这叁个Lot本属于同一个地主,但因进出不得,无法兴建房屋,地主于10年前将其分开发售。
Lot C的地主表示,该地一直开不到好价,亦甚少有投资者有兴趣,皆因Lot A和B的地主不扩建Tille Square,Lot C和D根本无法建屋,因政府不允许于14街开设出入口。
现在得悉有买家决定扩展Tille Square,Lot C的地主非常高兴,指相信Lot C将能以合理价钱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