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拿大10年的张庆海,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是他最快乐的一个圣诞节,因为他去了古巴。对华人新移民来说,去古巴度假应该是个传统项目了,然而老张古巴之行来之太不易。除此之外,他和太太还第一次真正过了一次Boxing Day,这一切都是因为老张有工作了。
实际上老张这10年不缺工作,华人新移民津津乐道的热点工作他都干过,比如电子厂、家具厂、光盘厂、蛋糕厂、鸡肉厂、汽配厂等,他都有地道的加拿大经验。之所以能够在这么多年干了这么多行业,唯一的原因就是年年被辞退。
张庆海回忆说,他干的这些行业都是华人新移民的“热点”打工行业,比如那个电子厂招工的时候排队的人有上千,其中大部分都是华人。里面的工人也几乎都是华人,里面就是一个中国高校校友会,各个中国名校的毕业生都有,无论谈建筑还是谈导弹,都有专业深度的人才和你聊,那也是那一批技术移民艰难岁月的真实写照。
虽说老张移民前是自动化专业出身,也是以程序员的身份移民出来的。但是他知道自己到底在IT上有几斤几两,于是来了之后就很自觉地投身到打工族的行列,然而这一打就是八年抗战。
他表示,打工其实挣钱不少,刚来的时候就挣到每小时10元,算上加班半年就是3万多,因此他更坚定了打工之心。但工厂和中介公司一般有协定,让你干半年就要辞退再招新人,这样就保证中介有生意,工厂还不用给你涨工资。因此,每到圣诞节前他心里就开始打鼓:下一个雇主在哪里?这种恐惧感始终困扰着他,无法安心快乐度过每一个圣诞节。
后来他决心打高级工,学了当时最热门数控机床,并且也找到了时薪17元工作。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他再次拿到了EI(失业保险)。他表示,刚来的时候觉得拿EI很开心,不用干活有钱拿,等拿的次数多了心里就毛了,每年都有机会拿EI的经歷,事实上等于始终在漂泊。几年下来,家业越来越大,再回去打工除了心不甘之外,体力也不允许了。在太太的“逼迫”下,他开始走回“专业”之路。
老张回忆说,2008年再次失业之后,他决定听太太的劝说去学习网站设计和管理。当他鼓足勇气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是30多岁且都是国内名校毕业,而他已经时年45岁。回家他就对太太说,这条路不行,别说和本地人竞争了,跟这群同学都没法比。别人上课都能向老师提问,他连个问题都问不出来。
他表示,除了计算机技术之外,英语也始终是个问题,虽说来了很多年,一直打工也没机会练。他开始四处寻找机会学习英语,练习交流,寻找信心。结业之后,他意外的获得省政府一个实习机会,并很快找到一个犹太人小公司的网管工作,然而这又是昙花一现,半年之后他又要开始投简歷找工作了。
细细算来,他一共投了100多个简歷,从盲目到有选择。等待中他几乎无法应付各方的压力,他强颜欢笑,还是继续求学、求助、练习面试技巧、学习写简歷的窍门,48岁的他重返专业岗位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的夏天老张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两家单位同时向他递来了橄榄枝。他表示,那时几年的经过学习和交流,自己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心理上自信多了,对付面试已经是进退有余,得到工作机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最终他选择了皮尔区就业培训中心的工作机会,拿到了“铁饭碗”。
他表示,当时看了那里的工作环境,真好,那就是他梦里想象的地方,在48岁的时候他重新走进了办公室,终于有了信心去渡一次假,终于在Boxing Day做了一次加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