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底登录多伦多,老公在我之前登录,在这边基本工作稳定后,我在国内辞职再过来。后来想想当时两个人一起出来更好一些,两个人能在一起奋斗。
在国内学的机械,一直都不喜欢,毕业的时候一心想找个咨询管理之类的职位,最后还是在汽车行业干了五六年。大学同学很多去美国都转了IT,Accounting,Finance之类的。来加拿大之前也做了很多来上学的准备,考了toefl开了成绩单还准备了GMAT,在读PhD,MBA,College之间徘徊选择,是坚持自己的专业,还是换个方向,一直犹豫不定.
另一方面又想早点要个孩子。老公一直对我说,想清楚自己要干嘛是最困难的,剩下的就是坚持。可惜我一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登录第二天去了YMCA,做语言测试,分数是2个7,2个8,一个consultant给我介绍了很多找工作的workshop,因为是Engineering的背景,就选择了Skills for Change和ACCES。
第二周预约到Skills for Change的为工程师找工作的一个workshop:Engineering Your Future,一周五天的培训,包括job market,resume,interview skills,mock interview。我们那个counsellor是个古巴裔移民,非常有感染力,当大家抱怨加拿大就业环境不好的时候,她说她母亲一个单亲妈妈70年代带着4个孩子来了多伦多,读护士学校,现在4个儿女都有很好的生活。
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相信也包括家园网的新移民朋友们都比她妈妈当年有好的多的条件,总之很佩服黑人演讲的感染力,当时听得很振奋,现在想来多出去跟人交流对自己心里状态调整也很重要,所以从一到多伦多就尽可能的多出去,出去办理各种证件,SIN卡,学历认证,考驾照,找各种培训机构的信息,跟人聊天,积极的心态能带给人正反馈。
说回正题,很多机构应该都有类似skills for change的workshop,感觉还是很有用的,虽然在国内也一直是用英文简历,但是这边求职简历还是有些不同,比如要写Objective和Highlights,Highlights要match job posting的内容,保证自己的resume有key words不会被过滤掉。
我在resume training这天对照一个公司网站的招聘信息修改了自己的resume,晚上发出去,比较巧合的是第二天workshop的时候就接到了hr的电话,前一天counsellor提醒我们手机要设个voice msg,第二天这个voice msg就派上了用场。老师根据我的案例做了个mock interview,涉及了一些常问的问题。
然后是电话面试和两轮现场面试,在网上搜索了一些面试经典问题,和国内以前准备面试差不多,另外一点就是透彻的研究自己的简历和工作经历,每一个细节都理一遍,然后回答问题尽可能以不变应万变。
从电话面试到最后拿到offer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而在第一次现场面试之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意外的惊喜让我们考虑了很久是接受offer还是在家安心生孩子,我找到的职位要经常外出出差,有时要开车几百公里去美国。最后还是决定上班,自己身体一直很好,也没有出现任何孕期反应,也担心在家久了,gap太大以后不好找工作,签合同的时候怀孕两个多月,没有告诉公司。
之后就是在怀孕,出差,三个月试用期的纠结中度过了,上班前两个月开车开了7000公里,给国内的同事同学说了都觉得太辛苦,但我自己觉得还好,身体一直没有任何孕期反应,吃饭睡觉都很好,老公也觉得我是个糙人。我们也觉得只要心情好不生病就好了。很庆幸的是今年多伦多是个暖冬,traffic没有太大问题。
工作以后比较遗憾的是,语言和能力上感觉没有太大提高,大概是自己一直想着怎么熬过试用期,有时候想自己是孕妇也没得到任何特殊照顾,x还总是跟国内的工作做比较,这些想法影响了自己的积极性,比起很多新移民,自己做的很差,工作后没有拼命努力提高自己,从语言到network。
写得比较零乱,看过很多家园网友的贴子,很受鼓舞,跟网友们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
1. 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总能给人正反馈。
2. 多利用身边的资源,多伦多林林总总有无数帮助新移民的机构,总会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 多跟人交流,家里没有负担(不用照顾孩子)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待在家里,跟各种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4. 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明确的方向。我们公司有仓库的姐姐去医院做了护士,parttime读了5年,大家都很感慨,never too late for a d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