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之初的心态是「过一天算一天」。
虽然,来加拿大之前自觉已做足了思想準备,但长时间的工作劳累,挫折感油然而生,根本无力去规划未来;幸好,心灵的疲累尚有歇息之地。
干粗活劳累不堪
本来就没有抱着壮志打天下的雄心,完全是因为趁自己还年轻,想到国外看看,才踏上这片土地的。明知加拿大是「艰难大」,所以一早做好思想準备——在陌生的国土,可能不易找到塬来的专业工作。既然不是扛着金山银山过来,边打工、边找机会,再也合理不过了!
登陆没多久,我就开始「上岗」。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厂的仓库做包装和货架整理,基本上是体力活,对我这一介书生来说,自然是个挑战。为了尽快跟上司和同事建立好关係,我选上了最奏效的做法:勤快、勤快、更勤快。就这样,每天推着沉重的货物,从厂房这边走到货仓那边,接着又要不停在货架群之间攀上爬下,一天下来体力的消耗,可真是够呛。
下班回到家裡,匆匆塞饱肚子后,就摊在床上动也不想动。妻子看见我这样辛劳,心痛之余特别体贴,主动为我按摩消除疲累,而我几乎每天都是在她的按摩下睡着。说实话,这样超量的体力消耗,半年下来已经相当于我在国内那么多年的劳动总和了!
挫折感油然而生
自问不是个怨天尤人的人,刻苦耐劳的工作要求,绝对可以接受;但长时间的劳累,挫折感油然而生。从前也有听过留学生到餐馆洗盘子的经歷,但当自己真的投入干粗活时,才晓得头脑理解和亲身体验的距离是很大的。
我虽然年纪不大,但不知怎的从那时开始,竟像个不住「缅怀过去」的老头。过去的自在生活似乎再也回不来,而且还要学习「报喜不报忧」的说话技巧,尤其跟国内的家人谈到工作方面,我都会故作轻鬆地说,没问题,免得他们担心。
当时,在厂裡还有两个一起工作的国内新移民,他们的年纪都比我大,以前还是总工程师,不约而同为了儿女的缘故,放弃国内的优厚待遇前来加拿大。每天看着他们愁容满面的样子,让我很不好受。本来对移民后的生活也没有规划,在他们的负面感染下,更觉前路阴霾密布,不愿意再去计划了。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我先后换过几份不同的工作,疲劳度逐渐减低,技术含量也高了,但我的心态依然是「过一天算一天」。唯一能让我感到平静的,是每个星期和妻子一起去教会,在那裡,心灵的疲累似乎得到暂时的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