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生中的那些抉择
昨天有个朋友问我说你知道那个严禹豪的事情吗?我说最近太忙,严禹豪是谁,他又怎么了?朋友说,严禹豪是个小孩,高中即将毕业,正为选职业犯愁呢,一边是剑桥的计算机专业,一边是北影和中戏的表演专业,都拿到通知书了,但是专业差别太大,很难选啊(见下文)。
严禹豪是幸运的,阳光帅气,文理兼备。严禹豪又是不幸的,过于全面的发展把自己送进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剑桥还是中戏,工程师还是大明星,有诱惑也有挑战,这种选择难,其实也不难。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落榜了,第二年又复读了一年,然后就拿到了一个大专金融专业的通知书,这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我的这位同学却有些犯难。犯难的原因在于他的一位朋友正拉他合伙做服装生意,因为当时正是中国经济蓬勃向上的时候,所以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事情就这么拖着也没决定,一直到报到的最后一天,我的这位同学把自己关在屋里,一边听着齐秦的那首《外面的世界》,一边喝着老白干,喝了一晚上,听了一晚上,天亮的时候作出了决定,先去读书,然后再回来一边上班一边做生意。
两年的大专学习很快就结束了,我的这位同学被分到了老家当地的一家银行上班,然后就开始了自己边上班边做生意的生活,看起来鱼和熊掌都抓到了手里。
但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多年以后我又遇到了那位同学,问起他工作和生意的事情,我的这位同学一脸苦笑。因为他既要工作又要做生意,两头都要兼顾,结果两头都没做好,最后的结果是他的同学们大多已经事业有成了,他却依然还是个小职员。同时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也有很多生意越做越大,他的生意却一直不温不火,甚至还有逐年下滑的趋势。
如果说我的这位同学的情况有些特殊的话,那么我的小外甥女的情况可能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不会太陌生。我的小外甥女去年刚刚参加了高考,学的是美术专业,因为近年来美术专业很热门,所以高考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尤其是对那些志在三大美院的考生来说更是有着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感觉。
小外甥女平时学习还好,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高考前夕她的父母就决定给她找条后路,这条后路就是边高考边申请留学,经过多方咨询和不断的努力,最后她也拿到了位于宾顿市的Sheridan学院的通知书,熟悉这个行业的人可能都会了解,这所学院素有动画界的哈佛的美誉。
后来高考的结果也出来了,小外甥女也同时拿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样小外甥女就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留学还是去中央美院。最后经过商量,大家一致同意先让她到中央美院去学习,如果感觉可以,就继续在那里学习,如果感觉不好就再申请留学,反正只要她保持目前的成绩申请留学也不是太难的事情,再不行就等她国内毕业后再申请读这里的研究生。
事情安排得看来也很完美,但还是留下了隐患。国内的大学本来就严进宽出,加上小外甥女认为反正不行将来还可以留学,所以去了学校之后对于学业就抱着有一搭没一搭的态度,这样一年下来,学业基本上就是稀里糊涂混过来的,这样的成绩可以说对将来的留学已经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她的父母现在很愁,也很后悔当初答应她的这条后路。
我的这位同学和我的小外甥女是不同时代的两代人,但是他们都遭遇了同样的人生难题。其实不仅是他们两个,对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都经常会遇到这种向左还是向右的问题,比如对我们这些移民来说,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就经常会面临是回国还是留在加拿大的抉择。
对于这种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试图寻找一种中间的道路,既要芝麻,也要西瓜,所以就会有很多的空中飞人每天在飞来飞去,当然也有些人会像我的房东李大姐那样,在日本与加拿大之间跑来跑去,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左右两边一直都举棋不定。
这样一路下来往往就会令事情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熊掌没得到,鱼也丢了,芝麻撒了一地,西瓜也摔了个粉碎,就像我的那位同学那样,貌似光明的两条后路在时光的不断蹉跎中最后哪条路也没能走上正路。
我们再回到严禹豪,对于严禹豪来讲,他的选择其实并不很难,他只要把两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列举一个清单,最重要的是他要把自己的特长和潜在能力列得清楚明白,这样他就会大致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但无论作出哪一种选择,我觉得他的父母长辈的那种先去剑桥再去中戏的中间道路的选择其实是最不可取的,因为这种选择很有可能使得他在其中一条道路上遭遇阻力时产生懊悔的心理,从而轻易的回头转向另一条道路,这样就会令他在前进的道路上丧失持续的动力,最终极可能令这个天才少年陷于平庸。
所以对于严禹豪来说,选择哪条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选择后的坚持,一种没有后路的坚持,这才是能够令他今后继续出类拔萃的最佳保障。
相关新闻:两难抉择:小帅哥该圆哪个梦
图1:严禹豪与妈妈(左)和许容瑛老师合影。
图2:严禹豪与中华演艺班的同学袁海滨重逢,相谈甚欢,展现出他极具亲和力的一面。
考入世界名牌大学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加拿大阳光青春的小帅哥严禹豪最近却十分迷茫,手持英国剑桥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日前又分别接到已通过北影和中戏表演专业考试的通知。一边是全球顶尖名校的召唤,一边是自己十分喜爱的演艺专业,他的人生之路在此时此刻正面临一个重大抉择。
2月初,严禹豪自多伦多前往北京参加三所中国最高艺术学府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考点)的考试。他一路披荆斩棘智勇闯关,均顺利进入三试,在短短的33天期间,共经历了9场考试。目前,严禹豪已分别收到北影和中戏的通知,上戏将等待4月份的发榜。
出生于1994年的严禹豪实际上现在高中还没有正式毕业,但他提前半年修完所有课程,今年1月份便收到英国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专业是主修计算机,辅修社会心理学。
之所以剑桥已经手中在握,还越洋以留学生身份报考中国艺术院校征战北京,是因为在林洪桐、许容瑛、李祥春三位资深艺术家的密集辅导下,严禹豪信心满怀。“毕竟已经精心准备了一年,不管怎样也要去试一下。”
林洪桐老师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退休教授和电影导演,著作颇丰,演员蒋雯丽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现已移民多伦多的许容瑛老师在上海戏剧学院辛勤耕耘三十年,桃李满天下,演员潘虹、宁静、尤勇等均是她的学生,许还曾执导过数部话剧。李祥春老师,许容瑛的夫君,是国家一级演员,舞台经验丰富,除主演过多部话剧及电视剧外,还曾任上海青年话剧团团长,上海文学艺术院教授。
严禹豪很是运气,在准备考试这一年里,跟三位艺术家集中学一年,而且都是一对一,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其中与许容瑛、李祥春夫妇是面对面,现居美国的教授林洪桐则是在网上视频授课。许老师说,真正培养人都是一对一。
许老师感叹道,考取高等艺术学府不知是多少年青人的梦想,但竞争的确非常残酷,一试、二试、三试不断筛选,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通过这些考试,考核学生的声乐、形体,台词,表演,重点了解考生的心理素质、激情、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适应能力,即作为演员的外在和内部的基本条件。“严禹豪能最终过关成为佼佼者实属不易。”
据介绍,今年中戏有8千人报考表演专业,最终将只录取50名表演及儿童艺术表演。北电6千人报考表演,两个方向分别是表演创作和表演教学,总共招生85人。
接踵而至的录取通知对严禹豪来说,喜悦之外带来的更多是困惑,在世界顶尖大学和中国最高艺术学府之间如何取舍,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对一个不足18岁的年青人来说,这种两难抉择的确十分痛苦。严禹豪过去的一门心思是艺术院校,但很多人反馈的信息还是去剑桥。他多少有些动摇。
严禹豪自幼兴趣广泛,其后在艺术领域开始逐渐展现出他的天赋。他12岁开始弹吉它学街舞,还参加了不少课外培训班,歌唱、绘画、游泳,时装表演,甚至还有空手道。通过积极参与各类表演及比赛,更激发了他对艺术的热爱。
成为多个名校争抢的对象,严禹豪离不开家人的辛勤付出。人说爱子莫如母。严禹豪的母亲魏晓彦认为,他的确有演艺方面的潜质,所以在这方面投入不少精力。艺多不压身,多学一些,对今后总会有益。作为华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一直十分关注。因此,虽然儿子参加很多活动,但学习并没有受到影响,家长和孩子均能处理好两者间的平衡。
严禹豪曾经参加由中华文化海外中心主办、许容瑛主理、并得到星星生活鼎力支持的的中华演艺班。他是第二期及第三期少儿班的学员。许老师说:“中华演艺班是是明星的摇篮,他是其中的一个小宝宝。”当时,严禹豪个头不足1米6。而如今,他已经是身高1米86的小帅哥。
由于对艺术的痴迷,严禹豪后来决定选择表演。“因为从小就很喜欢看武侠片,比如射雕英雄传,很想将来去当演员,自己能成为片中的主角。”严禹豪的终极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在演艺界发展,他相信个人的自身价值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严妈妈认为,剑桥之后再入演艺界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世界顶尖大学求学,可以让他接受更国际化的学术和文化氛围熏陶,开阔他的视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而且通过几年的不断积累以及各方面不断的补充,对他今后的人生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得失现在很难说。
许老师亦认为,艺术与文化密切相关,年青人应该在文化层次上更高一些,这样以后的起点会更高,空间更大,将来也会更有发展前途。剑桥毕业之后可以再去报考艺术院校的研究生,研究生也有表演。
剑桥大学或许会有不少演艺机会,但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系统学习演艺将困难重重,而且,仅仅从所学专业的角度讲,严禹豪的计算机与表演间的差距巨大,难以相互借力。
“演员并不在于循规蹈矩,一旦开窍,一通百通。文化的底蕴在于多方面的培养。”许老师期望,如果严禹豪进入演艺界,他不但要在中国拍戏,今后也能够在好莱坞发展。
对于严禹豪个人来说,除了流利的双语外,自我感觉进入演艺圈自己最大的优势是出生于中国,成长于海外,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种环境下塑造出的个人性格也表现出他和很多国内考生的迥然不同。
严禹豪的父母1998年自南京移民多伦多。次年,他5岁时来到加拿大,整个学前班小学中学都是在加拿大完成的。令人欣慰的是,他的中文在父母的指导下一直没有放弃,虽然读写能力有待继续提高,但能顺利通过中国艺术院校的考试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实力。
“作为留学生,他的表现丝毫不比国内学生差。”严妈妈评价说。她这次几乎全程陪同儿子赴京艺考,因为假期告罄,不得不按期返回,实际上她只比儿子在北京少呆4天时间。
有人将演艺圈喻为大染缸,在海外接受教育的孩子相对单纯许多,进入其中有可能会成为圈中的异类,家长是否会有所担心。
严妈妈认为事在人为,这和个人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文化素养决定今后的成长。做人要有底线,如果能把握住自己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这个圈子的诱惑太多,容易迷失方向,因此,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许老师评价说,“演艺这条路很灿烂,但也是十分艰辛的!”
此次北京艺考之行,严禹豪获得了中国媒体的强力关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为他带来了很多粉丝,而且已经有几家星探公司开始与他接触。因为由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中留学生窦骁的走红,引发海外学子的艺考潮,也引起星探公司对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
答复英国剑桥大学的截止日期是今年6月份。最终选择英国还是中国,严禹豪至今仍未定夺,期盼高人前来指点迷津。
(编者注:对于严禹豪的未来选择,您会怎样考虑。欢迎发表您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