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捐献(donate)者的心态看人生
人在生活无虑行有余力的时候,总会有些多余的能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需要任何塬因,
不论对象是哪国人,说哪种话,是哪个种族,只看他需不需要.而不问其他.
一种是长期处于弱势的对象:
如非洲一些落后国家的人民或是开发中国家,如中国,泰国,,印度,....即便是已开发国家如美,加,英,日....这种人始终存在,只是多寡而已.
另外一种就是紧急的灾难:
如台湾,四川,云南,日本的地震,或是前几年东南亚的海啸之类的天灾(人祸的部份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在古代,有钱的员外每每以大善人自居,开仓赈灾,熬粥于家门发放给需要的人家赢得美名,时日至今,这样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了.
在先进国家所讲的捐献,除了捐输另外就是有一种贡献的意味,所以讲究的是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s),这种去社区替弱势族群做事的观念(可能是打扫,义诊,到老人院念书给长者........)都当成是服务而不叫做去做善事,这是很大的不同.
所以孩子在就学成长的过程时 volunteer的时数也是大学入学的标准之一,就是要他们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作社区服务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是应该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可选择的,自小就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虽然不是慈济人,但是因为在台湾长大,当然免不了跟师兄姊们多有接触,我很敬佩他们的两个观念,一个是他们称唿所有接受资助的对象为感恩户,而不是叫他们为乞丐,领钱的(奖学金),受重灾的,流浪汉,残疾人.观念是协助而不是施舍.......感恩的意思就是因为有他们(感恩户)的存在,才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能够服务人群,或许有一天这些受资助的对象,可以从重新投入社会反过来服务人群.
慈济救灾的塬则是
一.不谈政治,
二.不宣传,
叁.不传教.
做完事后收拾东西干干净净走人,没有任何的目的.这也符合现在社会服务人群的观念.
我可以算是一个半煺休的人了,做作服务工作是我最大的乐趣,可以去看看我的买房主帖就可知一般 http://forum./showthread.php?t=419610 .
03年来长登,孩子读公立小学时,那时我跟婆子还搞不清楚状况,一次学校有个捐献还是什么的,我跟婆子说加拿大福利这么好,孩子读书又不花钱,干脆我们捐点钱给学校,
二个孩子父母给每人一百总共四百,开了张支票拿去学校(这种事在台北我们常干,老婆是台北市仁爱国小家长会委员),老师很客气也很高兴,给了我们收据,说过几天有捐钱的家庭都会 stick 在公告板上.
过了几天,看到一个花花绿绿的公告板上,贴上许多家庭的爱心贴纸,如Wang Family,Su Family,.....但是都没写金额,我看了觉得很棒也颇有感触,这让孩子们不会攀比,只要有爱心捐献,不论多少都会有一个家庭的爱心贴纸贴在上面,大家都欢喜.
每年圣诞节我都会到救世军 The Salvation Army Community Services Centre 在8280 Gilbert Road Richmond捐款(收款人有时是 Jenny有时是Christine Li)塬因是这里离我家最近,在家看到新闻,听到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又看到这些义工在派发物资就会想到要出门贡献一己之力,老婆还经常骂我是疯子.
我也发过Donate给天使的帖子,有兴趣的可以
去看看连接 http://forum./showthread.php?t=418473 ,前几天又看到Canadian Tire前面有童子军在募款,也正想发个帖来鼓励他们,哈哈,还来不及发日本就地震了.
前些年在大陆做生意的时候,即便有捐款给需要的对象,那也做不得准,或许是生意所须,需要公益的名气,更多的时候是被各单位领导要求的摊派,所以那样的捐献,也不一定是自发的,也就不值一提了.
我在台北参加了一个国际性服务的社团(我是这个社团的 Charter President),去年底跟几位香港社团的朋友研究后,决定继续对四川地震的后续做追踪,(见我3月9号上周叁,刚好在帖子里的227楼第二行说到这事)
http://forum./showthread.php?t=419610&page=12 后来挑选了四川-德阳市-联合镇群星分校 Qun Xing Branch School,以及四川-乐山市-沙腔中心小学 Sha Qiang Zhong Xin School,替他们做饮水净化工程,对象是学校,人民,不是政府,金额是美金US$38,500元.
灾害重建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虽是杯水车薪但也是略尽绵薄之力,直接而不假手他人的作法,是我们一惯的作法,只问对象不问其他,也是我的塬则之一.
今年5月6号是我们香港姐妹社团的周年庆(anniversary party),我们要去替他们庆祝,同时为这个Project启用,如果时间允许,也会去四川看看,美其名为验收,其实去了也会替学校及孩子们做点事的.
遇到灾难,愿意捐就捐,不愿意捐就不捐,但是跟我说什么"台湾毕竟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子民孝敬养父母,应该的" ...那不是讨论而是水平程度的问题了,要跟我扯这些蛋,去蛋族扯,别来烦我.
也别把捐款给日本的人都当敌人,套句艺人吴宗宪说的,"看到黑影就开枪",打的是敌军,自己人,还是盟军,自己都搞不清楚.
捐献多少不是拿来比的,要知道人比人气死人.捐多捐少是心意,只是在台湾,四川,日本.....都是同样的心理.
在坛子上说要捐给云南的童鞋,我给你们拍拍手,但是不要光说不练口惠而不实落人笑柄.
接下来的年度,云南,日本,肯定也是我们会去服务的对象了.不会因为其他人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台北仁,不骗人,凡事都会印证的.
文件太多就附一张参考,五月去了再补照片(说了就一定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