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城市同场争海归
第六届留交会前天开幕。广州作主场,与其它七个城市大打海归人才擂台战,实际上就是一次城市竞争力的比试。什么才是吸引海归人才的竞争优势?对于“海归派”而言,哪个城市更具吸引力?他们的首选因素是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往吸引海归人才的优惠政策、创业资金已不吃香,海归们更多着眼于城市的硬环境以及产业与自身专业对接。不少城市在吸引人才的策略方面开始强调城市的区位经济特色,以及外部环境的吸引力。
现场目击:八城市展馆冷热分明
走进留交会2D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八大城市的名字招牌:“广州”、“北京”、“上海”、“杭州”、“汉”、“成都”、“西安”、“苏州”。除了长春外,其他协办七个城市都在城市推介展馆里设300平方米的展位,与“东道主”广州进行了一场短兵相接的“人才擂台战”。“城市推介展馆”是硝烟味最浓的展馆。各个城市在这里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推介自己:苏州市专门建了具有园林特色的展馆,强调化底蕴;上海市则在现场上演可视招聘,通过网络使留学人员与上海企业人士进行跨时空交流,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特点;“东道主”广州则将工商等职能部门人士请到现场,解答留学人员疑问,体现贴心服务……各城市大派“城市名片”,现场上演了一场“人才擂台赛”。
究竟哪些城市是留学人员们的首选之地,从各城市展位的人气就可窥见一斑:广州、上海、北京、苏州、杭州五个城市展位前自开馆后就开始热闹起来,西装革履的“海归”们在摊位前排起了队伍,等着进行咨询。据广州市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有关负责人介绍,仅昨日上午到展位前进行峡洽谈或求职的留学人员就达到500多人次。苏州市科技局局长管宽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说:“我从开馆到现在就没有休息过,不停地有留学生过来找我。”他告诉记者,开展一个小时来,他们就接待了300多人次的留学人员。相比之下,汉、成都等城市的摊位前则显得相当冷清。在汉展位前,一位企业代表无奈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第一次作为协办单位参展,大家都很重视,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前来咨询的人却很少,一上午也只有几个人,感觉很失望。”
海归派:给钱给政策不如给环境
上海、广州、北京、杭州等城市为何受热捧?留日归来的姚先生一到会展中心,就直奔城市推介展馆上海展位,与上海市负责人交流了近半个小时。他用“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来形容此次交谈。“我是搞环保的,因此我首选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创业的城市,我将选择上海、广州、北京三个城市作为落脚点,这些城市不但资金雄厚,而且是大量国际、国内大企业的集中地,对我将来的发展有更大的好处。而杭州、西安等地以旅游城市著称,我的专业发挥不了大的作用,所以不在考虑范围内。”姚先生强调:“我们回国主要都是为了创业,也就是希望事业上能有大发展。一些城市虽然给留学生很多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我们需要的是更适合自己峡和专业的环境、需要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寻求更大发展。” 姚先生的看法代表了大部分“海归”的看法。记者在现场发现,大部分留学人员在选择城市时最看重的是城市的配套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与自身专业的对接,而非政府给了多少优惠政策,补贴了多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