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海归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根据中国官方2005年发表的数字估计,自1978-2003共25年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70.02万人,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目前2004年年底为止,其中累计回国留学人员达到17.28万人,成为了所谓的"海归"一族。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九十年代后期陆续回国的。

  海归的时代意义

  “海归是一个时代的音符。”他们随着国门开放、出国热的兴起而开始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风口浪尖。

  《知识经济》杂志总结到:海归给中国带来了管理、资金、技术、人才和新思想、新意识;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VC(风险投资),促进了WTO词汇在国内的普及。如专家所言,“海归给我们带来了改革的生产力要素,推动了我们改革的发展。”

  海归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国际化的产物,曾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中国全球化进程的使命。今后随着国际化的加剧,到中国融入“地球村”一定程度之后,海归终将悄然逝去。

  海归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海归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逐渐叫响海内外,这不仅仅是因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带来了快速便捷的传输方式,更重要的是因海归带来了VC(风险投资),是VC培养了互联网。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的兴起和繁荣,海归功不可没。

  专家还认为,除了资金外,海归还带来了技术、人才、管理和新观念、新思维。据统计,中国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72%的“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是留学归国人员。

  高级管理人才的匮乏曾被认为是中国国有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大量海归加入到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当中,壮大了改革的推动力量,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近年来,在外国企业走近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最惠国待遇、倾销与反倾销等等国际化概念逐渐普及,海归在其中功不可没。同时大量留学人员的出去也向世界带去了我国文化、留下了国人的足迹和声音,加强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这本身就是我国国际化的中走出去的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

  为何大家要做海归?

  “海归”在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现象”,还是九十年代末、这个世纪初的事儿。但“海归”究竟为何而归?

  英国广播公司发自中国的报道说,谈到自己“海归”的原因时,“海归们”的说法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也有“美国梦”、“澳洲梦”或其它什么“梦”的破灭;有对沦落西方“劳力人”阶层的不甘,自然也有重攀母国“劳心人”阶层的誓愿;有一位很早就随父母出国的“小海归”,对回国发展的动机说的更加简单:“有一年,我回国旅游,在北京王府井吃了一顿馄饨和包子,吃得快撑死了,才两块钱人民币!当时我想,要是我回国工作,就可以天天吃这样既好吃又便宜的饭了!”甚至还有一位自己创业的老板“海归”笑着说,他回国就是因为可以在中国“天天泡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