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观的口语教学让孩子很感兴趣感动福建2006年度人物8号候选人
陈兴观他有很多选择,三次回城机会、留学澳大利亚英语学院深造后可以留居国外,但是他最后选择了来顺昌教书———这是他当知青时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办起了南平市第一所英语口语学校,要让山里孩子说英语像读唐诗一样。办学15年,培训5000多名学生,其中40%是穷孩子,他们在他办的教室里免费学英语。
5000学生全是“俘虏”来的
陈兴观健谈,尤其是说到学生,他就眯着小眼睛笑,乐得眼角的皱纹又深了许多,“口语学校办了15年,学生不下5000人,他们都是被我‘俘虏’来的。”
在顺昌,陈兴观手持教鞭已经33年,他的学生上至50多岁的老外婆,下至五六岁的娃娃,“走在街头,常有祖孙两代人冲着我恭恭敬敬喊‘老师’,这是最让我快活的。”
他的学校设在县图书馆七楼,我们来到时,正是下课时间,校长室的门敞开着,几个孩子爬到了正对着门口的皮座椅上。陈兴观乐呵呵地摸着孩子们的头,挨个把他们请出校长室。“孩子们进课堂,我和他们一一握手,他们可以随意进出校长室,迟到也不用喊报告……”陈兴观看到我们瞪大了眼,又乐了,“别以为我在纵容他们,我只想告诉他们,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从小就要自信。”
但是,陈兴观独特的教学方式,一开始并不被家长们接受,“闹哄哄的,还不把孩子教坏掉?”很多家长撇下这样一句话,拉起孩子就走。班上最少的时候,只剩下7个学生,图书馆馆长拍着陈兴观的肩膀,说:“在这里办过口语班的,不下10家,可都熬不过两个月,你这种教法……”
不料,没几天,那些家长又拉着孩子回来了,“孩子哭着喊着要回陈老师这里,‘陈老师的英语简单、好学,还好玩。’”
不回城不留在国外
他干了不少“傻事”
1989年,陈兴观自费到澳大利亚英语学院学习口语。“当时,托香港亲戚帮忙,折腾了3年,才拿到护照,还东拼西借凑了5万多元钱。”意外的是,两年后,陈兴观突然宣布,要回顺昌去。
当陈兴观提着简单的行李回到顺昌,认识他的人都露出不解的目光:在国外多赚钱呀,为什么还要回到这个山旮旯?一时间,一条消息在小县城里传开了:“陈兴观在国外犯了错,被抓回顺昌了。”
陈兴观只是笑笑,他忙着为学校选址呢。不料,顺昌教育局局长找上门来,直言要陈兴观出面澄清,“不是信不过你,只是谣言不平息,即使你的学校办好了,也不会有学生上门。”
没办法,陈兴观找到当地派出所,开了一纸证明:他是自愿回国的,不是犯了错误被抓回来的。末了,陈兴观还找出散布谣言的人,把他拉上法院,“在法庭上他亲口承认,我被抓回国是他猜测的。”
“其实,我想得很简单。”陈兴观平静地说,“在澳洲留学时,我就想着跟老外学好了英语,回来教给娃娃们,让知识改变山区,改变山里娃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