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成海待 应届海归如何炼成"应聘达人&
“刚刚当上海归,便成了海待,工作真难找啊!出国前还以为‘镀金’回来一定很吃香,可是现在我怀疑自己花这么多钱出国值不值得。”应聘者小孟感叹。小孟去年从英国罗汉普顿大学毕业回国已有几个月了,但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心态有些消极。目前,海归应届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近期的 2009年春季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应届生所以毕业就成海待,并不是因为他们学历不够或用人单位不需要海归人才,关键在于大部分求职者主观上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观念,他们在求职时往往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合理的定位,也没有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
问题一:期望值过高,就业面狭窄。一方面海归认为自己在国外受过良好的教育,理所当然应得到较高待遇;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得不计算出国成本,根本不考虑低薪酬的工作。还有一些海归死盯着大城市和某个领域的某个职位不放,眼界并不开阔。
问题二:不甘心从基层做起,无恒心。很多海归在国外取得较高学位后,便要求为其安排高层管理工作,而不愿意稳扎稳打从基层做起。
问题三:工作能力不足,回国水土不服。有些海归虽然在择业时能够接受某种低薪或低职位工作,但当接触实际工作时,发现很多事要从头学起,学到的高深理论显示不出优势,便不得不辞职,重新回到海待行列。另外一些海归不了解中国国情,同时没有相关领域的人际关系,将自己置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以上种种现象说明,海归在求职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先进行合理评价。北京知识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招聘主管马茜认为:“事实上,一个应届生在面对社会的时候,只有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并不在于你在国外还是国内受过何等教育。应届生不应该一味追求眼下的薪金或职位,最好能踏踏实实在基础工作岗位上进行磨炼,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的张天笑谈在大半年的“摸爬滚打”之后,自己已经是“江湖老手”了,他说:“我现在的心态已经成熟了。我应聘的是一些新兴行业里的新兴公司或是成熟行业里的新分支,只要公司以后能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在两年以内我都不会考虑薪酬问题。我会和公司一起成长的!”在他眉宇之间透出一丝英气和自信。这种不要待遇要发展的态度让许多公司青睐于他,目前他已经接到3家公司的聘用通知。
投抢人眼球的简历 等于拿下“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