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备受关注的少年留学生只有耳闻,没有目睹。不断听说身边有同事、朋友将刚刚读高中(甚至更小)或高中毕业未考上理想大学的孩子送到国外上学的消息。一年前,我有机会随丈夫到英国剑桥大学生活了近一年,有机会和几位少年留学生生活在一起,第一次目睹了他们的生活。
租房结识中国少年留学生
认识宁馨是因为我们打算找人分租房子。丈夫在剑桥大学要做一年的访问学者,我带着4岁的孩子过去陪读,为了孩子玩耍方便,我们租了一套上下两层的大房子。房租在我们的日常开销中所占比例较大,于是丈夫和我决定将楼上的两间小卧室出租。丈夫觉得宁馨也许就是我们想找的合适的合租伙伴。于是将电话打过去,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宁馨。
宁馨是我们到英国后认识的第一位中国少年留学生,后来通过宁馨我们又认识了不少像她这样年龄的中国留学生。宁馨年方18,来英国三年多,目前已被剑桥大学录取,正等待9月份入学。宁馨一点都不像我们头脑中原有的关于学数学的理科孩子的印象。她人很成熟,英语流利,谈吐大方,善于表述,活泼热情,一见面我们就喜欢上她了。
我们很快就知道了宁馨的身世。宁馨的父亲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最早开始经商的那批人,得风气之先,很快拥有了万贯家产。不幸的是,90年代中期,父亲遭遇一场车祸突然去世,留下宁馨、弟弟和妈妈。妈妈不懂经营,变卖了丈夫留下的产业,决定用这笔钱投资孩子的教育。宁馨到英国后,先是被送进一所私立女子学校,在那里,有严格的校规,也有昂贵的学费。接下来在剑桥上了一年的A-level后,宁馨向她心目中期待已久的剑桥大学迈进。第一次考试并不太顺利,宁馨没有如愿以偿;第二次,宁馨如愿了。
我们分享了有关她的故事,但很快我们发现宁馨也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宁馨的男朋友——一个已经在新西兰留学两年的少年留学生两天后就要来英国读A-level,她希望能租下我们的房子,因为她一方面也没有太多时间再去找其他的房子,另一方面,经过一番交谈,她觉得跟我们很谈得来,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一定会“获益匪浅”。她打算用进剑桥大学前的半年时间好好督促男朋友读书,将来也一起在剑桥上大学。我和丈夫都没有想到宁馨有男朋友,而更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她所做的这个要陪男友读书的决定。更确切地说,宁馨的这个决定带给了我们某种隐隐的震惊。宁馨给我们讲了有关她男友的情况。
宁馨和她的男朋友
她和男友是在朋友的一次聚会上认识的,宁馨说,当时“对他迷得不行”。男友比宁馨大两岁。在宁馨看来,她和男友走到一起除了对男友谈吐的着迷,事后回想恐怕更多的还有一种同病相怜。男友原本家境殷实,父亲是南方的富商巨贾。半年前,宁馨认识男友时,男友的母亲身患绝症已经到了晚期。虽然只见了一面,但宁馨深得男友母亲的喜爰,临别前,这位风中残叶般的母亲拉着她的手说,儿子只有和宁馨在一起,将来才会有出息,并要宁馨答应她,一定要帮助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