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叫做一篇文章,不如叫做日记更为合适。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且到现在也就是个刚开始,不过关心这个问题的朋友有很多,所以还是走一步,给大家说一步吧。
先说我的情况:我在国内属于熟练司机那一类,技术没有问题。今年到德国两年多了。在德国第一天开车还是刚到之后半年的事情,当然是朋友的车了。那时候手续很简单,因为我知道凭国内驾照可以在这里开一年,又不是很经常开车,因此连去ADAC翻译都没有。现在想来也是因为德国交通都靠自觉,路上从没见过交通警察。出了事故他们才到。
这里对刚来的朋友们说的是,刚到的一年开车非常容易,到ADAC花个几十马克翻译就行了。主要区别在交通规则上有两条不太适应的:
一,先行权(vorfahrt)的重要性。开了几次车之后,最爱的就是那个黄色菱形标志,因为那表示你在主路上,别的路口的车都要让你。这个规则执行得很严格,也是德国快速交通的一个手段。过路口不用把脚放在刹车上,哪个中国“老”司机能习惯?可到了这里就必须这样。有一位老前辈,就是由于中国的经验主义而出过一次事故:也是由于刚来,不太熟悉。过路口的时候他在主路,由于突然看到旁边路口有辆车速度很快的过来了。他本能地一脚刹车下去,结果后面的车一下撞到了他。在德国这是很常见的对于中国司机的一种危险:因为那个旁路口里的车知道自己没有先行权,他开得再快,也是到路口自动停下。而那位老前辈在主路上,除了红灯外,没有任何障碍,所以后面的车根本想不到他会刹车。结果就是中国的好习惯到了这里成了祸根了。
二,就是让右侧没车的先行。说出来容易,在不分主付路的地方,你去试试吧。有时候一下搞不清了,又是让你来几身冷汗。这个规则有点和中国交规相反。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关键问题是,我已经来了两年了,现在又有买车的可能了,所以总不能冒险偷开呀。况且,平常周末出去玩,租个车几个人一摊,比火车便宜还好玩。所以今天决定闯闯交通局看看吧。
虽然知道象我这样换驾照一定要通过驾校考试。但是万一有个好运气呢?原来最老的老前辈们都是享受免试换驾照的呀。到了管驾照的德国衙门,还好今天没人。不象国内的交管局挤得象自由市场。找到管我姓氏的德国领导面前,先谦虚地问个好。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居然字正腔圆地说了两个中文字:你好!我连忙把心中的诧异放大了十倍表现了出来。他老人家得意地说:我到过中国。25天的旅游。
这时候我忽然想起听过别人说这里有这么一位德国人,办事速度很慢,但是每见到中国人都会说:你好。我到过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还有桂林。今天居然让我赶上了。所以在他开始慢慢说着“北京”的时候,我就一口气把下面的地名都替他说了。这回该他惊奇了。我连忙解释说,德国的旅游团都先到这几个城市。然后又不得不听他说了一些关于北京老,上海新,广州热之类的话。才算进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