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高校出国热 名校大学生出国意向说明了什么

  [新华网]春季正是14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高峰时节。与同学们四处奔波、想方设法推销自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是应届毕业生的北京大学学生小杨却没有参加一场人才交流会,而是悠闲地一边在未名湖畔漫步,一边盘算着怎样才能在美国大学教室里申请到一张属于自己的课桌。

  在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高校,像小杨这样打算出国的毕业生绝非少数。有关机构对
北京5所名校进行的调查表明,有出国意向的学生超过70%。据介绍,1999年北京大学共有790多名学生一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2000年,这一数字超过了800;2001年达到950多,接近毕业生总数的30%。北京大学负责学生就业的人士估计,今年,学生出国人数仍将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在清华大学,这一趋势同样明显。据这家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年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2001年继续保持在千人以上。

  在部分“热门”专业,直接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还要更高。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据报道,在北京大学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中,76%的学生去了美国;在清华大学,这一比例达到82%。

  出国已成为众多学子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目前,北京高校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大学时代要有‘寄托’”。“寄”是指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托”是指托福。由于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往往需要GRE和托福成绩,考“寄”、考“托”因此成为许多在校学生的“寄托”。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李国忠认为,大学毕业生直接出国留学的人数持续增多,是许多重点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留在国内工作,已成为我们今后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拥有国内一流的生源、师资和教学条件,他们培养出来的大量学生却直接出国留学。这些学生学成后倒底会不会回来?

  清华大学电力电子系的学生梁峰说,自己拿到学位后一定会回国效力:“我不能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一个陌生的国度。”但对北京大学的杨宏伟来说,出国就意味着一条不归路:“出去就没有打算回来。这么多年来,我们专业出去留学的人,没见谁回来。”

  杨宏伟学习的是视频技术,国内只有北京大学、中科院和微软研究院等少数几家单位在进行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是目前人才最紧缺的信息技术方向。

  据统计,1978年至1997年,我国有30万人出国留学,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超过一半。但20年间,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1/3,其中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绝大多数的北大、清华学生都是靠奖学金出去的,属于自费留学生的群体。如果按照上述比例推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滞留海外。这引起不少人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