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7日中午1点45分左右,新西兰警方接到一男子报警,称有两名中国籍女子在惠灵顿北郊某公寓自杀。警察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发现一位中年妇女和一名年轻女孩已躺在床上陷入昏迷,幸运的是,在将她们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后,她们最终苏醒过来。事后,经警方询问才得知,那位名叫韦静芷的中年妇女原来是年轻女孩李虹的母亲,她们来自中国大陆,17岁的李虹在惠灵顿某高级中学留学。
望女成凤,单身母亲变卖家产踏上陪读之旅
韦静芷1960年出生在重庆北碚的一个工人家庭。
1983年1月,韦静芷嫁给了同厂的一位姓李的工人,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李虹。
1994年5月下旬的一天,提前回家的韦静芷突然发现丈夫正和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床上鬼混,她气得当即和丈夫大吵大闹起来。不久,两人离了婚。韦静芷什么都没有要,她带着女儿李虹找了个出租屋住下。那时,她所在厂的效益开始急剧滑坡,时常发不出工资,她索性辞职开了一家小餐馆,每天除了经营餐馆的生意就是督促女儿学习,不少人帮她介绍对象她都拒绝了,她觉得女儿就是她的一切。
2000年3月的一天,韦静芷在重庆某报读到了一则海外留学中介的广告,该中介公司声称可以办理中学生留学德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手续,并把海外留学吹嘘得天花乱坠,而韦静芷的哥哥和姐姐的两个孩子都在美国留学,她突然萌发了要将李虹送到新西兰去读中学的念头。当时韦静芷的餐馆生意非常兴隆,多年经商使她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尽管经济状况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她仍然偏狭地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身份和地位卑微的小老板,只有使女儿到海外镀金成为一个高尚而荣耀的文化人,才能真正地使自己出人头地。
经过积极的咨询和联系后,韦静芷拿出几乎全部积蓄为女儿办理了留学新西兰惠灵顿某高级中学的手续。由于李虹自小很多事情一直是被母亲包办着,从来没有做过家务,她到惠灵顿后,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既要照顾自己,又要补习英语和完成繁重的学业,因此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得知女儿的窘境后,韦静芷心急如焚,她担心自己多年来对女儿的心血就此毁于一旦,于是她狠下心来变卖了餐馆,在2001年9月下旬,踏上了远赴新西兰陪读的道路。
两代裂痕,“乖乖女”在身心的极度重压下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
李虹在惠灵顿某高级中学留学的费用大约是每年8000新西兰元(约合4万人民币),为了女儿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环境,韦静芷像大多数中国父母为在新西兰留学子女选择的那样,叫女儿从学生旅店里搬出来,寄宿在一对40岁左右的新西兰夫妇的家里。那对夫妇男的叫亨利德,女的叫艾娜,都在惠灵顿的一家文化机构工作。他们的房子在北郊,是一幢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别墅,四周风景优美,交通也很方便。韦静芷和女儿的寄宿费用是每月370新西兰元。除此之外,韦静芷还必须支付女儿每年约700新西兰元的保险费,因为新西兰移民局规定,留学两年以上的学生必须购买保险。如此高昂的费用是令韦静芷很难承受的,而且因为新西兰政府没有专门的陪读签证,她持的是旅游签证,所以不能合法地打工。但韦静芷还是偷偷地去给一家中餐馆打黑工,以换取一些收入。